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2025新材料产业与AI融合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举办,吹响“AI+新材料”深度融合号角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3月21日,“2025新材料产业与AI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交流会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年会”活动在深圳河套科创中心举办。来自政产学研各界,以及来自北京厦门长沙佛山等各地的400余位参会代表汇聚一堂,探讨AI技术与新材料产业深度融合路径。

大会现场

活动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虚拟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促进会联合主办。会上,发布了《深圳先进电池材料及储能行业质量提升服务手册》,为企业提供包括数字化转型、技贸评议基地、电池护照等各项促进质量提升的特色服务。为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强化行业智力支撑,协会现场聘任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林等6位行业内权威人士作为协会战略发展顾问,为行业发展赋能。

《深圳先进电池材料及储能行业质量提升服务手册》发布

为6位战略发展顾问颁发证书

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大咖分享洞见,为新材料产业与AI技术深度融合开拓新思路、探寻新方法。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肖劲松所长解读了“十五五”国家新材料产业重点及数字化布局方向。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分享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创新体系和“三代两芯”战略方向等。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林分享了AI驱动的分离膜材料发展趋势分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刘淼博士发布“MatChat AI”系统,展示AI驱动的新材料智能研发平台。中国电子云数据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博则建言企业构建“数据-算法-场景”闭环,破解数字化转型痛点。深创投新材料基金部投资总监柳佳楠透露,深圳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已启动,也将紧密关注AI+新材料融合项目。

在压轴的圆桌峰会中,行业专家们围绕“AI赋能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展开热议,提出建立跨领域协同平台、打通“实验室-中试-量产”链条等建议,呼吁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创新生态。

圆桌峰会嘉宾合影

会上,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吴寅骁还介绍了河套科创中心的规划和重点项目。他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新材料协会的合作,打造国际级AI+新材料创新策源地。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陈寿指出,当前,AI技术正重塑新材料产业生态。深圳已出台《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通过“模型券”、行业应用示范标杆等十大项目类别,全链条支持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他透露,协会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搭建AI新材料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AI应用场景,挖掘创新AI工具。协会将全力协同政企资源,促进AI和新材料的深度融合,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为“十五五”规划布局奠定基础。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表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吹响了行业内“AI+新材料”变革的号角,接下来,协会将以“提质增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联动头部机构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培训及资本对接,加速AI技术从概念走向产业化。协会也将持续围绕AI创新、数字化转型、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领域与新材料的融合开展各项活动,构建“政策+技术+资本+应用”四位一体生态圈,进一步推动深圳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受访单位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2025新材料产业与AI融合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举办,吹响“AI+新材料”深度融合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