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拉开帷幕。当全球目光聚焦于免税消费与时尚生活时,一场悄然发生在城市道路上的技术革命,正重新定义人类对未来交通的想象。
在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构建起的AI道路体验段,看似是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实则浓缩了具备“数字孪生”能力的智慧路口、搭载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以及能够每秒处理海量数据的云端大脑,成为观察中国智能交通进化的最佳切片。
从感知到认知的算力跃迁
在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至免税城的通勤干线上,AI信控系统持续运行,路侧部署的高线束激光雷达持续扫描交通环境,高清摄像头实时解析交通参与者行为,边缘计算节点同步完成交通要素的特征提取。
当一辆MogoBus自动驾驶巴士即将驶入交叉路口时,云端大脑已提前生成包含行人轨迹预测、信号灯相位优化、周边车辆意图分析的三维决策图谱,通过5G-A专网推送至车载终端,最终实现“0急刹、0违章、0事故”的丝滑通行体验。这种将物理世界实时映射为数字孪生的能力,正是蘑菇车联 AI 认知网络的核心技术特征。
在智慧路口的控制柜里,蘑菇车联自研的MogoMind大模型正在进行精准计算与实时推演。作为全球首个实现物理世界深度认知的交通大模型,其技术架构突破传统规则引擎的桎梏,构建起“感知-认知-决策-反馈”的闭环智能体系。
多模态融合感知层部署于路侧的感知矩阵实现400米无死角覆盖,集成固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全景摄像头,构建起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动态地图。通过时空校准算法,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实现静止三轮车、动态行人、跨车道车辆等复杂场景的精准建模。
认知推理引擎层基于真实路况数据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MogoMind具备超越人类驾驶员的风险预判能力。当检测到路口非机动车聚集时,系统会自动生成“高概率横穿”预警,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模拟出最优避障路径;面对隧道内突发事故,可提前触发车辆预警。
实时决策分发层依托自主研发的边缘云协同架构,MogoMind将关键决策时延控制在100ms以内。通过C-V2X与5G-A双模通信,系统可同时向500米范围内的车辆推送差异化控制指令,为自动驾驶巴士规划最优通行轨迹,向社会车辆发送盲区预警,对路口信号灯进行动态相位调整。这种“千车千面”的精准服务,将进一步提升示范路段的通行效率,降低交通碳排放。
重塑城市交通底层架构
如果说MogoMind是智能交通的“大脑”,那么蘑菇车联构建的AI认知网络就是支撑其运转的“神经网络”。这套全球首个落地的物理世界AI基础设施,重新定义车路云协同范式。
在环岛旅游公路的每个智慧路口,部署着高度集成的“AI数字哨兵”。这些银灰色的设备集成了全频段通信模组,提供低时延通信;边缘计算单元可以高效处理常规交通事件;环境感知阵列实时生成360° 高精度点云地图。
路口每天产生的上亿条交通数据,正成为蘑菇车联AI网络的“进化燃料”。通过建立“数据采集-标注清洗-模型训练-场景验证”的闭环体系,MogoMind大模型的性能逐月提升,实现“越用越聪明”的正向循环。
当AI认知网络与自动驾驶深度融合,一场交通生态的重构正在发生。在消博会接驳场景中,蘑菇车联自动驾驶巴士展现强大的车路云协同能力。MogoBus B2作为国内首款前装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搭载的“MogoAutoPilot+MogoMind”端到端系统实现了超视距感知、群体智能、安全冗余的突破。这种能力使其在服务成都大运会、2025 F1大奖赛等国际赛事中保持“零事故”纪录。
目前,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大理、青海等十余座城市复杂路况中累计安全运营超过50万公里,为公共交通和城市管理带来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务。
在AI智慧交管领域,蘑菇车联的AI智慧交管系统托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融合自然语言解析、机器视觉感知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实时解析路网视频流、多源物联网传感数据和气象信息进行时空融合分析,通过AI大模型能力深度理解全局交通态势,并进行短时交通预测。在预测基础上,系统通过AI大模型的全局实时推理决策能力,进行优化交通信号配时、预测拥堵态势、识别事故风险等多维度决策,推动交通管理模式从“滞后响应”向“实时感知”演进、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调控”的转变,为新一代交通智能体建构提供具备全息感知、动态推演与自主进化能力的数字底座。
从北京亦庄的智能网联示范区到上海的洋山港无人集卡,从成都的智慧公交到海口的环岛旅游公路,这些印记记录着中国智能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当AI大模型真正“驶”入现实道路,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交通从机械化、电气化向智能化跃迁的关键拐点——而这,仅仅是交通开启智能革命的序章。
(来源:财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