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抽奖赠书福利
深夜急诊室里,医生盯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病历陷入沉思——这份由AI撰写的报告不仅精准复现患者主诉,甚至推演出连他都未察觉的潜在病症;
文学期刊编辑部里,一位主编一口饮尽凉掉的咖啡,一手将 DeepSeek 生成的诗歌投稿拉入黑名单;
而地铁闸机前,乘客对着能预判交通拥堵的“城市大脑”竖起拇指……
这些魔幻的场景,构成了 2025 年开年至今,对普通人持续不断的现实冲击。
当 AI 的触角伸向人类引以为傲的“圣域”——治愈疾病、驾驭道路、书写灵魂,当 AI 成为普通人外置器官般的存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好像正站在一条无可回头的十字路口。
我们当然有理由不安。
职业安全感的崩塌、被 AI 取代的恐慌、隐私与自主权的丧失、认知迭代的压迫感、情感联结的异化、伦理判断的模糊……
AI 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让人们在头顶高悬“被取代”的利剑的同时,也开始质疑:
究竟是人类在使用工具,还是工具在规训人类?
其实,身为碳基生物和短生种的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翻开史书一看,历史总在重演:15 世纪古登堡印刷术诞生时,手抄书匠控诉它是“魔鬼机器”;1927年《爵士歌王》上映时,默片演员哀嚎“电影已死”。
但每次每次技术革命最终创造的就业岗位,都多于它摧毁的数量;而每次技术革命淘汰的,从来不是创作者,而是拒绝进化的保守者。
技术的车轮不会倒退,人类如果不想被机器替代,就要始终掌握方向盘。
真正的挑战或许在于:
用人类的伦理观驾驭技术,在算法的惊涛骇浪中,在人机协作新模式里完成转型: 从执行者升级为“AI训练师”。
是时候放下身为“万物之灵”的傲慢,开始重新理解 AI 了。
想要真正理解 AI,这本人工智能先行者倾力打造的 《人工智能通识课》不容错过。
本书作者在硅谷、哈佛、斯坦福大学等地研究AI 45 年,系统化整理了人工智能领域各个分支的共识,提炼出人工智能技术真实进展的通识。又经牛津、清华、北大计算机科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审读推荐, 普通人想要系统地认识 AI,这一本书就够了!
作者是谁
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
毕业于都灵大学数学系,自 1980 年开始在硅谷从事人工智能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项目涉及认知科学、专家系统、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
2003 年后成为独立研究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兼职讲授认知论、心性学和艺术史等课程。
著有《智能的本质》《硅谷百年史》(合著)等重量级作品。
作者本人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包括从认知模型到音乐史的广博学科。他还是北京他山石智库首-席科技顾问,中国美院客座教授。
编辑推荐
目录
第一章人工智能发展史//1
文化背景:知识型的社会//2
人工智能研究的起源//2
人工智能研究的早期发展//7
专家系统的兴起//9
探讨人工智能历史的前提//12
步入人工智能的寒冬//15
人工智能的逆向发展阶段//16
玻尔兹曼机与神经网络//20
人工智能的强化学习阶段//28
人工智能的卷积神经网络阶段//36
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学习阶段//50
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强化学习阶段//56
机器是如何学习的//63
深度学习源自哪里//72
从认识到创造:生成对抗性网络//75
网络时代的社会文化变迁//82
第二章智能的定义与本质//89
认知科学的发展史//90
逻辑推理的发展史//92
对“智能”的(冗余)定义//101
人工智能系统能得诺贝尔奖吗//107
大脑模拟与智能//111
能听到我说话吗//113
结构化环境中的智能行为//119
第三章人工智能的应用实验//127
仿生人类、半机械人和神经工程//128
实现人工智能的第一步//133
第一项失败//135
另一次失败:机器学习//139
又一次失败:常识//141
预告:学习聊天//143
变脸//146
数字生活的起源//149
难题:智慧并不意味着精确//150
聊天机器人的发展历程//153
第四章人工智能的算法进化//155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56
将计算作为推论//159
概率论、马尔可夫链与蒙特卡罗方法//161
数学上的难题:假如你不得不经历一次智力层面的相变//168
设计机器与设计人类//171
遗传算法的复兴//177
大数据集的诅咒//182
模拟计算与储备池计算//186
算法官僚系统的反乌托邦引发的推测:利维坦、圆形监狱与生命权利//189
道德的算法//192
明日乌托邦——与算法共生//193
第五章神经网络与认知//195
联结主义//196
人工与自然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的神话//204
关于AlphaZero//206
动态路由和胶囊网络//213
变分推理//215
分层贝叶斯网络//222
神经网络的智能//224
神经网络的常识//225
基于知识的系统//230
第六章智能与机器人//235
机器学习先于人工智能//236
机器人的诞生//238
机器学习的未来:无监督学习的救赎之道//239
生活在智能机器的世界//255
迎娶人工智能: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262
后机器智能时代:机器创造力能否成就艺术//274
机器智能的危险之处//289
过度就业//293
第七章人工智能的伦理学困境//297
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我们真的需要全能的智能吗//298
对历史的注释:新无神论//300
机器伦理//301
反乌托邦四部曲//303
你是一个机器人//308
第八章人工智能的未来//313
人工智能与“没有免费午餐定理”//314
揭开图灵测试的神秘面纱//315
浅人工智能//319
为何没有构建人工通用智能//320
通用性人工智能的时间框架//326
硅能产生智能吗//328
下一项突破是:了解大脑//329
为什么我不害怕人工智能的到来//331
隐形的机器人云//334
附录 人工智能大事记//337
互动福利
各位读者, 小悠每周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抽奖送书活动,抽取四位幸运读者送出我们的重点新书。机会难得,不容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