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液体中是否含有糖或盐。
1. **密度原理**: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会下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会浮起来。
2. **糖水和盐水**:糖和盐溶解在水中会增加水的密度。因此,糖水和盐水的密度通常比纯水(清水)要大。这意味着,如果马铃薯的密度低于这种增加了密度后的糖水或盐水的密度,它会在这些液体中浮起来;如果它的密度高于这些液体的密度,则会下沉。
3. **马铃薯密度**:马铃薯的密度一般在 1.08 g/cm³ 左右,而纯水的密度大约是 1.00 g/cm³。所以,普通情况下,马铃薯在纯水中是会下沉的。但如果糖或盐的浓度足够高,使得糖水或盐水的密度超过 1.08 g/cm³,那么马铃薯也会浮起来。
总结来说,马铃薯在盐水或糖水中是否会浮起来取决于糖或盐的浓度,只有当液体的密度超过了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马铃薯在不同溶液中的浮沉现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马铃薯在不同溶液中的浮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