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黄钊的AI日报·第七季」正式发布!

每天5条AI内容点:不是新闻汇总,而是站在 12年AI产品经理的视角,将原AI信息中的干货认知,提炼成我自己的文字、展示“ what I see”。

社群“AI产品经理大本营” 7年以来,我都是在非常用心的输出AI干货;这份“AI日报”,也已运营 23个月之久,背后是一整套精心打磨的内容涌现机制,用户口碑非常好~ 可参考 》。

下面是核心价值介绍——

1,对于AI从业者,能 基本取代大多数信息渠道、节省你很多时间

下面这个读者评价,来自 某一线AI 2.0公司的产品负责人。他都这么说,其他互联网同行,就更是了。

而下图感慨,来自 某NLP公司的产品负责人——

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这个程度?

a, 信息源非常重要。“ 认出”优质信息源、“ 捕捉”到具体的价值点,其实是一种稀缺的特质,需要能看出那条“金线”。

b, 高质量的协作团队和协作流程。常规模式是请实习生,但我们的参与者,都是一线的AI产品经理。

c, 我个人的用心和大量精力投入。如前文所说,是在 展示“what I see”,和原文已经不是一个东西了。这个壁垒,其他的同行,即使有这个能力和文字功底,一般也难以花这个时间,因为会觉得ROI太低,但我的价值观衡量角度不一样。

2,更稀缺的是,我的 “hanniman评注”,会将干货价值,再次深挖和拔高

比如 某自动驾驶公司COO,平时冒泡不多,但专门来询问“哪里可以看到(日报)”——

为什么hanniman的评注会价值很高?因为有 极度稀缺AI产品经理视角认知

a, 12年AI、15年互联网背景,完整经历过AI 1.0周期的第一波从业者,对于哪些是坑、哪些是机会,有自己的判断。

b, AI产品领域TOP KOL,创建了垂直于AI产品经理的第一社群(7年)和自媒体(10年), 长期指导大量一线AI产品经理成长(社群成员2600+人,高阶付费咨询260+人),了解AI领域内幕的真实情况,而非只看外部光鲜报道。

c,有涌现出 原创的AI产品方法论AI商业化方法论等深度干货,例如口碑文章《 》。

在AI日报中,具体如何体现呢?可见下图(就是前文COO所提到的那篇)——

小结下

1)适合人群对AI感兴趣的 CEO/CXO/VP产品总监/产品经理技术/投资/媒体人AI/互联网同行老师/学生

2)价值跟踪AI动态( 节省时间)、获取深度AI干货( 信息差和认知差

持续日更 3个月4月25日~7月24日,到期后可回看) ,仅需 90元

现在加入,还有额外惊喜

1, 免费赠送 AI季度资料包(原本仅星球会员可领取)

2,小报童用户专属的 读者群

……

还等什么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黄钊的AI日报·第七季」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