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2025上海车展:AI定义汽车时代已至

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全球汽车技术的风向标,更成为AI定义汽车(AIDV)时代的标志性舞台。从智能座舱的情感交互,到端到端自动驾驶的落地,再到舱驾融合的底层重构,验证了同期“GTIC 2025中国汽车智能化创新峰会”上嘉宾的论断:AI已从技术概念转变为驱动整车智能的核心引擎,汽车正从“软件定义”迈向“AI定义”的新纪元。

AI定义汽车如何改变行业?

“汽车智能化已进入AI定义的新阶段,软件定义汽车只是起点,AI将让车真正成为用户的‘智慧伙伴’。”智一科技联合创始人龚伦常在峰会现场如此断言。这一观点在车展上得到充分验证:智己汽车全球首发的“线控数字底盘技术”,通过AI中枢实时分析路面状态,在砂石、冰雪等极端场景下自动调整转向与制动参数,将动态控制精度提升至毫秒级。长城汽车智能化产品副总经理佘士东对此评价:“AI让底盘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预判,这是整车智能化的里程碑。”

智能座舱

从“功能机”到“情感中枢”

在商汤绝影的展区,一台搭载“New Member”智能助手的概念车吸引了大量观众。该系统基于多模态大模型,不仅能免唤醒完成多轮对话,还能通过车内摄像头识别用户情绪,主动推荐音乐或调整车内氛围灯。“座舱不再是功能堆砌的屏幕,而是有温度的‘生活管家’。”商汤绝影CEO王晓刚强调:“AI让座舱从工具变为‘有灵魂的伙伴’。”

这一趋势在腾讯云与车企的合作中进一步延伸。其“混元+DeepSeek”双引擎方案将企业知识库融入座舱系统,使车辆能独立解决84%的客服问题,甚至根据用户行程推荐沿途餐厅。“未来座舱可能成为企业的‘移动办公室’,AI将重构从研发到服务的全价值链。”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表示。

端到端自动驾驶

无图化与数据闭环成标配

华为展台的乾崑ADS 4.0系统成为焦点。该方案通过极端场景仿真训练,将端到端决策时延降低50%,重刹率减少30%。“华为智能汽车BU CEO靳玉志表示:“AI学车不是复制人类,而是超越人类安全价值观的‘老司机’。”该系统支持无高精地图的城区领航,验证了峰会中德赛西威黄锦昌提出的“无图化智驾加速普惠”趋势。

Nullmax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演示车,采用生成对抗式学习技术,在复杂路口场景中实现类人类驾驶决策,验证了“数据驱动算法迭代”的可行性。这一技术突破与零一汽车智能驾驶合伙人王泮渠在峰会上的预判一致:“端到端大模型将解决L4级自动驾驶的泛化性难题。”

舱驾融合

算力共享与成本优化

在成本控制领域,卓驭科技的舱驾一体方案引发关注。其基于高通SA8775P芯片的域控制器,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智驾与座舱算力共享,硬件成本降低30%。一颗芯片同时支持娱乐和驾驶,这是AI定义汽车的核心优势。卓驭技术总监李明表示:“虚拟化与大模型协同,让系统资源利用率提升40%。”

国产供应链的突破同样亮眼。利氪科技的线控转向系统已在蔚来ET9量产,响应速度达毫秒级,为整车动态控制提供了底层支持。“国产线控技术成本比外资低30%,明年将覆盖10万级车型。”利氪科技联合创始人苏干厅信心十足。

AI定义与软件定义

本质差异何在?

“软件定义汽车是功能升级,AI定义汽车是认知革命。”德赛西威业务单元副总经理黄锦昌如此概括两者的差异。他以德赛西威的舱驾一体域控为例解释:“传统软件需预设规则,比如ACC巡航只能按固定逻辑跟车;而AI能通过大模型实时学习环境,比如突然出现的施工围挡,系统会像人类一样绕行。”

这一观点得到宝马集团技术专家的佐证。宝马最新推出的“驾控超级大脑”集成动力与底盘控制,其负责人马克斯•霍夫曼表示:“软件定义时代,我们追求的是‘更多功能’;AI定义时代,我们追求的是‘更懂用户’。”例如,系统能根据驾驶者习惯自动切换运动或舒适模式,甚至预判长途行程中的疲劳节点并提醒休息。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雷升涛指出:“端侧大模型需要平衡隐私与性能,比如车内对话数据能否本地处理?”其展出的端云协同方案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模型迭代,目前已被多家车企采用。

应对挑战

生态合作与用户价值优先

面对AI定义汽车的技术与生态挑战,行业选择以开放协同破局。

在数据安全领域,上海AI Lab构建的千万级仿真场景库成为车企“练兵场”。该实验室研发负责人李天羽透露:“我们模拟了暴雨中行人突然冲撞、隧道内GPS失效等极端场景,帮助车企将算法验证效率提升5倍。”

产业链协同方面,北汽集团与华为联合开发的5G自动驾驶车型成为标杆。北汽研究院院长张凯表示:“华为提供AI算法,我们整合底盘与传感器,这种分工让研发周期缩短40%。”

成本控制则是普及关键。长城汽车展出的ASL智能体并未盲目追求高算力芯片,而是通过空间感知算法优化用户体验。“用户不需要知道车内有多少TOPS算力,他们只关心车是否懂需求。”佘士东强调。

结语:中国方案引领全球变革

2025上海车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AI定义汽车时代的全景图:从情感化座舱到无图化智驾,从国产线控突破到生态开放协同,中国车企正以场景创新与成本优势,为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提供新范式。

“未来三年,AI定义汽车将经历‘技术爆发-生态整合-用户体验升华’三个阶段。”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顾春霆在闭幕式上总结,“这场变革没有旁观者,只有开放者才能赢得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2025上海车展:AI定义汽车时代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