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以民间外交为主要方式来改善中日关系的方针。这一方针强调在官方层面保持距离的同时,通过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逐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未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而言,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日民间交流,包括但不限于:
1. **扩大民间交往**:鼓励和支持两国间的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以此增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
2. **贸易往来**:尽管当时中日之间没有正式的政府间贸易协定,但两国间的民间贸易逐渐增加,成为联系两国民众的重要纽带。
3. **和平运动**:积极参与和支持日本国内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社会运动,体现了中国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支持。
4. **文化交流**:派遣艺术团、学生访问团等到日本进行访问演出,同时也邀请日本的文化团体和个人来华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双向传播。
这些努力旨在通过非正式渠道建立友好关系,最终为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上述方针的实施确实为后来两国关系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