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百亿量化私募AI探索新动向:灵均投资试水AI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在大模型底层创新趋近平稳之际,有百亿量化私募助力AI应用闯进了名片场景。

近日,灵均投资发起了“点点同行,乡乡同兴——AI点亮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并推出“点点AI名片”的垂类应用。以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作为创始人的点富科技,参与了这一应用的技术研发和平台的搭建。

“能对话、有科普”是点点名片的特色。据了解,使用者可以在点点名片中构建自己的“AI名片”,也可以通过AI技术与其他人的名片进行互动交流。

“希望未来每一个普通人,都能7x24小时地拥有各类顶级专家的智慧陪伴和超级工具的高效助力,从而减轻工作与生活的各类烦恼。”蔡枚杰在此次公益行动发起活动中表示。

当前,中国AI技术发展正处于快车道,制度与市场的双重优势为技术落地提供了良好环境。政策层面,“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算力统筹与科技专项支持加速技术转化;市场层面,2.5 亿生成式AI用户推动着AI与垂类领域的产业升级、造福社会。

而在其中,国内头部量化私募的资金实力、算力资源以及人才储备,使其具备了进入AI领域的潜力。

从投研的角度出发,事实上2017年以来,AI就已开始走入量化行业,并在提升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优化模型构建与策略创新等方面大显身手。

“AI支持量化行业发展的根源在于对算力的提升。”一位头部量化人士向记者指出,“在策略的制定方面,AI推动了数据处理分析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对另类数据的分析。在模型优化方面,随着量化投资在2017年之后普遍进入机器学习,模型也发生了从线性单模型到非线性复杂化模型的演变。在执行层面,AI的影响还在于推动量化交易智能化、风控增强、组合优化等。”

该人士同时提到,近年来AI对于量化机构的影响,还在于拓宽了公司的业务空间。具体来看,不同量化机构在AI业务中的选择路径并不相同,既有幻方、九坤投资入局大模型赛道,也有机构如灵均投资,选择在产品应用方向进行更多探索。

当下,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用户规模已突破2.5亿元,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强大的市场拉力,全方位需求为AI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迭代优化的数据支撑,有力推动着AI在各垂类领域的产业升级与落地。展望未来,有业内人士指出,庞大的市场需求会是中国AI应用蓬勃发展的肥沃土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百亿量化私募AI探索新动向:灵均投资试水AI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