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可以存活多久?如何延长生存期?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与预后一直是患者及家属关注的焦点。直肠癌术后存活时间因个体差异、病情分期及综合治疗措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早期直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较高水平,而中晚期患者则需通过综合手段延长生存期。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在直肠癌的治疗与康复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直肠癌术后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肿瘤分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早期直肠癌,如一期患者,癌细胞局限在肠壁内,未发生转移,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中期直肠癌,如二期和三期患者,肿瘤可能侵犯肠壁外组织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术后五年生存率约为50%-70%。而晚期直肠癌,如四期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术后五年生存率一般低于20%。
为了延长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中医倡导综合治疗与个体化调理。中医治疗直肠癌强调“扶正祛邪”,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一理念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直肠癌治疗的重要体系。
中医抗癌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副作用较少的特点。中医不仅仅局限于肿瘤本身,还考虑到患者的全身整体情况,从整体上进行调理。这一特色使得中医在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直肠癌患者术后常伴随体虚、乏力等症状,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等中药方剂,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身体抵抗力。
中医在控制癌细胞生长、预防复发转移方面也展现出独特疗效。直肠癌患者术后服用抗肿瘤的中药治疗,能够进一步巩固疗效,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复发和转移。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为患者提供额外的保护。
除了中医治疗外,直肠癌患者术后还需注意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保持良好心态。这些措施综合作用于患者的康复过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术后使用中医治疗的话,还能起到扶正固本作用,一方面就可以缓解对某些生化免疫指标过高或者过低起到平衡的作用的,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得更好,第二个作用就是可以跟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是既有强壮的作用,也有抗瘤的效果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他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并在此期间依据众多临床实践经验,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在临证中,可以结合癌症患者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的主要病机开展整体调治,从而恢复机体内阴阳平衡的状态,调动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控制病邪发展,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直肠癌真实案例分享:
姜某某,女,直肠癌,2009年4月9日初诊,河南省平顶山叶县人,16#/2009
2009年3月,患者因拉肚子、腹疼在医院检查确诊肠癌,同年3月25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了直肠癌DIXON术,病理显示:直肠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术后全身乏力,话不想说,路走不了,腰也直不起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每天至少7至8次。后为求中医治疗2009年4月9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后,身体逐渐恢复,体力增强。坚持服药4个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并稳定,精神进一步好转,说话声音洪亮。一年后,因为复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2010年4月10日患者向袁希福老中医敬献“德医双馨”牌匾,2010年5月,回归工作岗位,一直到2015年退休。2019年3月22日,患者到希福医院拿药巩固,一切正常。2021年3月再次复诊并介绍朋友问诊,其病情依稳。2023年回访,目前情况仍然稳定。
直肠癌术后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通过中医的综合治疗与个体化调理,患者有望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中医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副作用较少的优势,在直肠癌的治疗与康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