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大清亡国后,侥幸逃生的太医揭露了一秘密,才知道慈禧有多无耻

我国古代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便进入了封建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朝代和皇帝相继登场,虽然在其中涌现了一些英雄人物,但封建社会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作为统治阶级的皇帝们,不仅享有最优厚的待遇,即便是在国家面临危亡之际,他们依旧过着奢华的生活。

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慈禧太后,她便是这样一位典型人物。虽然在清朝末期,她已然掌控了朝政的实权,而国家却深陷内忧外患,但慈禧依旧过着极为安逸的生活。直到清朝灭亡之后,一位侥幸存活下来的太医揭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才得以窥见慈禧背后的丑陋面目。

慈禧的名字是她后来的尊号,而她的原名则是叶赫那拉氏。她的父亲是清朝的官员,担任宫中的一名文官,职务并不显赫。或许受父亲的影响,慈禧从小便显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尤其喜欢读书,而这也为她日后的一系列行为奠定了基础。

在慈禧十七岁那年,她被选中进入宫中,成为了咸丰皇帝的嫔妃。刚入宫时,慈禧仅为贵人,所谓贵人其实就是皇帝的普通妃子,地位并不高。可是,慈禧是如何从众多妃子中脱颖而出的呢?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妃子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皇室延续香火。而咸丰皇帝一直没有子嗣,这成为了他的一大心病。如今我们回顾一些旧时的慈禧照片,会觉得她似乎并不出众,但其实年轻时的慈禧十分漂亮,正因为如此,她才在入宫两年后,便获得了嫔妃的封号。

又过了两年,慈禧终于为咸丰皇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这一喜讯令咸丰异常高兴。慈禧因此被晋升为贵妃。短短四年时间,慈禧便从一个普通贵人晋升为贵妃,堪称升职神速。

然而,慈禧的野心并不仅限于成为后宫的宠妃。那时,国家局势动荡,内忧外患不断,许多政治事务亟待处理,而咸丰皇帝的身体又极为虚弱。于是,他便寻找了一个能够处理政务的得力助手,而有着良好读书背景和书法才能的慈禧成了最佳人选。自此,慈禧开始正式参与朝政。尽管当时还有慈安太后在,但慈安已经形同虚设,慈禧与咸丰的关系非常密切。咸丰皇帝不久后病逝,而慈禧会如何处置权力呢?

其实早在咸丰在位时,便有人察觉到慈禧非同一般,认为她可能会危及清朝的统治。曾有大臣建议咸丰剿除慈禧,但咸丰并未听从。不过,在临终之前,咸丰做了些预防措施。他选出了八名大臣来辅佐年幼的皇帝,以此来牵制慈禧的权力。

这位年幼的新皇帝正是慈禧与咸丰唯一的儿子载淳,初时年号为祺祥。八位大臣全力辅佐年轻的皇帝,但慈禧显然不甘心这样的安排。她本可继续参政,但却不愿就此屈服。

于是,慈禧秘密联手咸丰皇帝的弟弟,策划了一场政变,这便是著名的“辛酉政变”。通过这一政变,慈禧抓捕了八位顾命大臣,并将他们冤枉成罪犯,有的被迫自尽,有的则直接被斩首。政变过后,朝廷内再无能够与慈禧抗衡的力量,慈禧迅速掌控了大权。而年号也由“祺祥”改为“同治”,表面上是与皇帝共同治理,实际上慈禧一手独揽了所有权力,名义上的同治已经变成了她一人垂帘听政的象征。

然而,随着慈禧开始掌控朝政不久,她竟然突发疾病,症状为腹痛、胸闷,并时常感到头晕眼花。宫中众多太医为她诊治,但每位太医看过后,皆表示无法解救慈禧的病情。于是,慈禧决定秘密寻找民间医生。最终,一位声誉卓著的郎中进入了宫中,经过诊脉后,他很快便判定了慈禧的病因。当然,他并未直接点破,而是开了几副药方,慈禧服用后病情略有好转。

对这位郎中,慈禧感激不尽,不仅重赏他,还把他留在了宫中。然而,这位郎中不久便请求辞职,离开了宫廷。为何他要放弃这一金光闪闪的职位?原来,与慈禧的病情密切相关。通过细细推敲,这位郎中发现慈禧的病根并非单纯的身体问题,而是因为她长期纵欲所致。

原来,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逐渐掌握了朝政的控制权,并且暗中召集了许多男宠,频繁地与他们私会。日积月累,慈禧竟意外怀孕。太医们虽然察觉到这一点,却因皇家面子不敢揭穿。那位江湖郎中虽然为慈禧开了安胎药,并且缓解了她的症状,但最终他选择辞去宫中职务,远离皇宫,隐姓埋名,继续从事行医。

此事的真相,在清朝灭亡后由郎中弟子的书籍中得以揭露,才得知慈禧在历史上的丑陋一面。她不仅在国家面临困境时为自己的享乐无所不为,还在民众疾苦时独自享受着荣华富贵。而她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更让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骂名。

总而言之,慈禧太后以她的一系列行为,成为了清朝历史中的恶名昭彰的代表。即便是她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民国时期也被军阀抢掠一空,实在令人唏嘘。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叹,世事难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大清亡国后,侥幸逃生的太医揭露了一秘密,才知道慈禧有多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