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趋势加剧、基层医疗资源匮乏以及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共同推动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融入与应用。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疾病筛查需求显著增长。
另一方面,基层医疗体系面临挑战。尽管硬件设施在政策扶持下有所改善,但基层医疗资源结构性短缺与诊断能力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202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94.9%,却仅承担了51.8%的诊疗服务量,资源利用率与服务质量不匹配。
此外,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尽管省份间医疗资源差异逐渐缩小,但地区间差异仍显著,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在此背景下,AI技术凭借其高效、准确等优势,正快速融入医疗全流程。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已部署AI医疗系统,覆盖影像诊断、手术辅助、药物研发、智能管理等多个场景。据深圳卫健委初步统计,截至2025年3月,已有近450个AI产品在深圳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用落地。
- AI医疗概述
AI医疗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对医疗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其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还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行业创新。
AI医疗器械按是否搭载硬件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诊断分析系统、机器人等硬件为载体,由AI软件驱动;另一类则无需医疗器械硬件,以独立软件形式实现功能。
在医疗健康领域,AI技术优势明显:(1)高效性:AI能快速处理分析医学数据,提升诊断效率,加速治疗进程;(2)高准确性:AI模型经训练可识别影像细微变化,通过深度学习提高识别能力,减少主观偏差;(3)低漏诊率:AI系统分析精确细致能,检测人类医生可能忽略的病变,减少漏诊,确保及时治疗。
传统医疗价值链呈线性结构,存在环节割裂、资源固化等问题。AI技术通过提升诊疗效率、优化医疗质量、拓展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性重构医疗服务体系。
二、前景分析
AI医疗技术通过重构医疗价值链,开创医疗资源普惠新模式。其重构体现在三方面:打破传统医疗服务线性链条,构建智能协同价值网络;重塑医疗资源配置格局,突破地理与能力限制;延展健康管理时间,形成全周期服务闭环,系统性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AI驱动的医疗革命形成“顶端-中层-基层”三级赋能体系,经智能中枢调配资源、精准医疗技术突破、全域服务延伸。未来,AI医疗将推动分级诊疗新格局构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普惠。
财信证券预计,到2028年,国内AI医疗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598亿元。近年来,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已达973亿元,且在2022至2028年期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稳定在10.5%。AI在药物与疫苗研发、医学影像分析、智能医院管理、医疗机器人研发及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有力推动了医疗流程的优化与智慧医院的建设进程。
三、部分布局AI 医疗的上市公司
目前,AI医疗领域已构建起一个多元化应用生态,覆盖诊断、治疗、管理以及研发等医疗全链条环节,且通过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大规模应用,充分证明了其临床实用价值。
经梳理,发现了一些A股AI医疗相关上市公司:
AI医学影像
AI医学影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分析解读医学影像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规划及预后评估,核心在于算法自动识别病变区域并提供定量分析与诊断建议。其分类涵盖基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影像分析、影像分割与标注、分类检测及生成增强等。
迈瑞医疗(300760)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迈瑞医疗拥有国内最全的产品线。旗下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血球、超声等设备市占率稳居全球前三、国内第一。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7.25亿元,同比增长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增长0.74%。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37亿元,同比下降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下降16.81%
(日迈瑞医疗2021年到2025年Q1净利润 来源:同花顺财经)
联影医疗(688271)成立于 2011 年,已经构建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公司从 2017 年起就在深耕医疗 AI,成立子公司联影智能,将 AI 作为集团的核心技术“底座”之一,布局生态系统,深耕医疗场景,不断蝶变大模型、智能体等产品,全面赋能医院智能体建设。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为12.62亿元,同比下降36.08%。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
(联影医疗 2021年到2025年Q1净利润 来源:同花顺财经)
AI体外诊断
AI技术能分析海量数据,快速识别疾病标志物,将检验人员从繁复工作中解放,如智能采血、阅片、审核及报告解读等应用,显著提升效率并支持临床决策与个性化医疗。在体外诊断领域,AI应用前景广阔,预计至2028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6.1%。
华大基因(300676)成成立于2010年,主营基因检测服务,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提供基因组学诊断与研究支持。公司在生育健康领域推出“五前”母婴健康管理产品;肿瘤防控方面,构建“预、筛、诊、监”全周期管理;慢性疾病管理上,提升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筛查与治疗效率;感染防控领域,则提供从社区到院内的精准检测方案,满足全场景检测需求。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降11.10%;归母净亏损9.03亿,同比下降1071.68%。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下降18.18%;净亏损为5269.51万元,上年同期的净利为1240.25万元。
(华大基因 2021年到2025年Q1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安必平(688393)成立于 2005 年,作为国内病理诊断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该公司聚焦肿瘤筛查与精准诊断,围绕病理科“四化”(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自主研发了液基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数字病理(含AI)及PCR等技术平台的配套设备与试剂耗材,注册/备案产品超800个,为国内病理产品线最全企业之一。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71亿元,同比下降5.33%;归母净利润为2129.13万元,同比下降46.85%。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254.35万元,同比下降28.51%;归母净亏损1106.45万元,同比下降238.49%。
(安必平2021年到2025年Q1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AI可穿戴设备
AI可穿戴设备是一种便携式智能装置,可直接穿戴于人体或集成于衣物、配饰中。它借助内置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集成芯片、多媒体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信息交互、健康监测、智能问答及生活娱乐等多重功能。
鱼跃医疗(002223)专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是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始终秉持创新精神,致力于为全球患者与医疗机构打造高品质、创新型的医疗产品与服务。其产品线广泛覆盖呼吸治疗、糖尿病护理、感染控制、家用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急救、康复以及临床器械等多个业务板块。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66亿元,同比下降5.09%;归属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下降24.63%。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同比上涨9.17%,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比下降5.26%。
(鱼跃医疗 2021年到2025年Q1净利润 来源:同花顺财经)
可孚医疗(301087)专注于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知名企业。公司产品线丰富,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及中医理疗等领域。此外,公司还通过外延收购等方式不断拓展业务范围,进一步加强竞争力。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同比增长4.53%;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22.6%。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下降8.59%;归母净利润为9142.51万元,同比下降9.68%。
(可孚医疗 2021年到2025年Q1净利润 来源:同花顺财经)
(本文内容来自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