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1997年,香港GDP是英国的11%,现在是多少?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纪念日,这一特殊的日子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大家都在热议过去25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情况。有一种观点认为,香港的经济相对落后,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1997年时香港的GDP占中国大陆的18%,而到了2021年,这一比例降至仅有2%。从18%降至2%,这个变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差距,令人震惊。

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论调实际上并不完全准确。如果我们以英国作为比较对象,1997年时英国的GDP占大陆的162%,而到2021年这一比例下降至只有18%。换句话说,按这个标准,英国似乎也在经济上遭遇了严重的滞后。

实际上,香港经济的发展与全球整体趋势相符,尤其与欧洲各国的经济表现颇为接近。我们生活在中国大陆,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快的经济发展时期,但除了中国以外的许多地区并没有经历相同的繁荣。在1997年,香港的GDP为1773亿美元,而当时英国的GDP则为15582亿美元,香港仅占英国GDP的11%。从人均GDP来看,香港在1997年为2.73万美元,而英国为2.67万美元,这意味着香港的人均GDP实际还略高于英国。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GDP在1997年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巅峰。然而,紧接着在同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给许多亚洲经济体带来了重大打击,香港经济也因此持续低迷。此后,台湾省、韩国等地的经济亦遭遇衰退,直到2002年才逐渐恢复至1997年的水平,新加坡更是拖延至2004年才走出危机。当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体无一例外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相比之下,表现相对逊色的“亚洲四小虎”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经济复苏上同样滞后,直到2003年才逐渐回暖。泰国作为亚洲金融风暴的中心,更是直到2006年才彻底恢复经济活力。2000年,互联网泡沫同样对欧美经济造成了波动,以英国为例,在1999年达到一小高峰后,随即进入衰退,直到2002年才恢复增长,并在随后的几年中迅速上升,GDP从2001年的1.64万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3.09万亿美元,六年内增长了88%。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又引发了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经济低迷长达十几年,直到去年才重新创下新高。

到了2021年,香港的GDP已经增长至3681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108%。与此同时,英国的GDP也增长到31886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05%。可以看出,香港的增幅比英国高出3个百分点。此时,港英两地的GDP比值变为11.5%。从人均GDP来看,香港的数值达到4.98万美元,而英国为4.72万美元,香港的水平高出2600美元,这进一步拉开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其实,自2003年经济底部以来,香港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尽管增速不算急速。然而,相比之下,欧洲经济自2007年以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鲜有起色,发展停滞了十几年的时间。当前,香港人均GDP已经相对较高,想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确实面临诸多困难,这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情况有明显不同。例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过去25年中依然维持了较为优良的经济增速,马来西亚的GDP在这段期间增长了近三倍,而印度尼西亚的增长率甚至达到450%。然而,尽管如此,印度尼西亚的人均GDP仅为4355美元,马来西亚则为1.14万美元,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当然,香港的经济发展也并非没有缺陷,其过度依赖房地产及金融 secteur,使得制造业几乎消失,能够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多数也是房地产和金融公司,例如长江和记、友邦保险、华润置地、怡和集团等,香港的富豪榜长期被房地产大亨所垄断。这些现象反映了香港产业结构上的问题。

过高的房价无形中推高了生活成本,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实业经营,过高的租金让不少人感到负担,许多人似乎只是在为房东工作,实际能生存下来的多数是金融和房地产企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口与经济规模相当的新加坡,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基本上是以实业为主,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视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1997年,香港GDP是英国的11%,现在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