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全民营养周丨中西医融合,助力全民健康体重行动

2025年5月17日—23日是全民营养周

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中西医结合科医生徐茜表示: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为大家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体重管理策略

西医数据算得明明白白

1.体重管理有标准

从西医角度来看,国家倡导的健康体重管理有着明确的科学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健康体重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²,正常范围在18.5-23.9之间。想要维持这一指标,需要精准控制热量摄入与消耗。

2.饮食要“量体裁衣”

保证每日摄入谷薯类200—300g,为身体提供稳定能量;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补充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鱼禽肉蛋共计120—200g,推荐每天1个鸡蛋(相当于50g左右),吃鸡蛋不能丢弃蛋黄。同时,严格控制添加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糕点,少喝含糖饮料。

3.运动要“量身定制”

运动上,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健步走、骑自行车、慢跑等;也可选择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像快速游泳、跳绳。此外,每周还应进行2—3次力量训练,锻炼肌肉,提升基础代谢率,帮助身体消耗更多热量。

中医教大家身体更协调

中医对健康体重管理有着独特的见解与方法。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协调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若脾胃功能失调,水湿运化失常,就容易导致痰湿积聚,引发体重增加。

1.吃对食物“开渠引流”

在饮食上,遵循“药食同源”的理念,可常食用山药、茯苓、芡实等健脾祛湿的食材,调理脾胃功能;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春季多吃疏肝健脾的食物,如豆芽、韭菜;夏季食用清热利湿的苦瓜、冬瓜;秋季选择润肺生津的梨、百合;冬季则以温补为主,如羊肉、桂圆。

2.传统运动“内外兼修”

在运动养生方面,推荐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传统功法,这些运动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日常还可通过按摩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健脾祛湿,促进身体代谢。

中西医搭配效果翻倍

将中西医方法结合,既能以西医的量化标准科学规划饮食与运动,又能借助中医的整体观调理身体机能,改善体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白天按照西医的膳食指南合理安排三餐,保证营养均衡与热量控制;晚上练习中医传统功法,舒缓身心,促进气血流通。

健康体重管理不是“节食受罪”,而是让身体“吃动平衡”。从今天开始,试试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让健康自然发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全民营养周丨中西医融合,助力全民健康体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