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警惕甲状腺微小癌:别因“小”而掉以轻心

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观念:直径小于1cm的甲状腺结节,没必要进行治疗,要等到结节长大了才能考虑切除。然而,这种想法极为危险,实际上是在“姑息”甲状腺癌的发展恶化。

微小癌转移风险不容小觑

一项国内研究回顾了5241例接受手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症患者,结果发现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2.5%。这意味着,在每100个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大约就有2.5个患者可能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另一项研究入组了1031例接受手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症患者,结果显示5.6%的患者存在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1.9%(20/1031)的患者仅呈现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而中央区淋巴结并未受累。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即便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灶很小,我们也不能对其掉以轻心。

甲状腺微小癌为何易转移

甲状腺之所以容易发生微小癌转移,是因为它拥有一套独特的“淋巴引流系统”。甲状腺周围布满了淋巴管,这些淋巴管就像身体的“清洁管道”,专门负责收集甲状腺产生的代谢废物、细菌、异常细胞等“垃圾”,并将它们运送到淋巴结进行处理和过滤。当甲状腺患癌后,癌细胞就会顺着这些淋巴管,进入中央区淋巴结,在淋巴结内“安营扎寨”、生长繁殖,进而导致淋巴结肿大。如果中央区淋巴结的免疫细胞无法有效消灭这些癌细胞,癌细胞就可能继续沿着淋巴管道,流向颈侧区淋巴结,造成更广泛的转移。

西安甲康甲状腺医院张新亮主任

有转移倾向结节的5大特征

边界不清

良性结节的边界通常光滑清晰,而恶性结节则恰恰相反,其边界往往不清晰,呈毛刺状。

低回声或极低回声

如果结节的回声比甲状腺组织更低,这往往意味着癌细胞密集,恶性程度较深,发生转移的可能性也更高。

微钙化(沙砾样钙化)

当结节内出现细小点状钙化,尤其是成簇分布时,大约80%的情况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这类结节更容易发生淋巴转移。

纵横比>1

从超声图像上看,如果结节“竖着长”(即上下径大于左右径),这可能提示癌细胞在“不受控制地垂直生长”,恶性程度相对较深。

血流紊乱

结节内部血流丰富且分布杂乱,这种异常的血流情况可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从而加速其生长和转移。

西安甲康甲状腺医院李三主任

大家不妨看看自己的检查报告单,是否出现过这些与恶性结节相关的字眼。

3个恶化信号要警惕

结节快速增大

如果在短时间内(比如几个月内)结节明显变大,这可能提示恶性肿瘤正在“加速分裂”,转移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出现压迫症状

当结节压迫气管、食管,或者压迫喉返神经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这表明肿瘤已经侵犯了周围组织,甚至可能通过淋巴或血管发生了扩散。

质地坚硬、固定不动

如果结节活动性差,质地坚硬且固定不动,这提示癌细胞可能已经“扎根”于周围组织,病情可能已经较为严重。

大家不妨回顾一下,自己是否出现过这些异常表现。

如何预防甲状腺微小癌转移

在临床上,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微小癌,如果没有侵犯周边组织,通常不符合外科手术的指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微小癌不需要治疗。恰恰相反,在没有发生转移的阶段,我们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直径小于1cm且尚未发生淋巴转移的结节,可以采用微波消融技术,点对点地消除癌症病灶。

微波消融技术之所以能够有效根除小于1cm的结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精度的特点。在AI智辅超声筛查系统的帮助下,微波消融技术比手术刀还要精确。AI智辅超声筛查系统就像一个高倍的放大镜,能够明确每一个结节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不会遗漏任何一个恶性结节。在超高清设备的引导下,消融针可以精准地到达结节位置,点对点地消除结节,哪怕这个结节只有几毫米大。微波消融技术可以消除98%的微小癌。

大家不妨关注一下自己的甲状腺结节情况,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守护好自己的甲状腺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警惕甲状腺微小癌:别因“小”而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