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决定了他长大后的性格,别不信

文/婷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时而晴朗,时而阴雨。他们开心时会手舞足蹈,难过时会号啕大哭,愤怒时会大发脾气。

而父母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长大后的性格。

1、接纳情绪,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与自信

孩子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我们大人也会有喜怒哀乐一样。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时,有些父母会选择忽视或者制止,觉得孩子这是在无理取闹。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是不被接纳的,从而内心缺乏安全感。

邻居刘梅对待孩子情绪的方式特别值得学习。

有一次,她的儿子在幼儿园和小伙伴抢玩具没抢过,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还时不时地发脾气。她没有批评孩子,而是温柔地把孩子抱在怀里,轻声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心里很难受,因为玩具没抢到,是不是?”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委屈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开始向妈妈倾诉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刘梅耐心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等孩子说完,她又安慰道:“玩具没抢到没关系,我们可以和小伙伴商量一起玩,或者下次再去争取。你在妈妈心里永远都是最棒的。”

刘梅的做法,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她让孩子知道,无论自己开心还是难过,妈妈都会在他身边,理解他、支持他。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会拥有满满的安全感,也会更加自信。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存在的,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忽视或制止孩子的情绪,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长大后也容易缺乏自信。

2、引导情绪表达,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孩子年龄小,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引导他们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那么孩子就能逐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李敏的儿子是个急性子,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着急上火。

有一次,孩子搭积木总是搭不好,急得把积木都扔在了地上。李敏看到后,没有立刻批评孩子,而是走过去,拉着孩子的手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着急,因为积木搭不好,是不是?你可以和妈妈说说你现在心里的想法,或者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么才能把积木搭好呢?”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开始和妈妈说自己觉得哪里难搭。在妈妈的引导下,孩子又重新开始尝试,最后成功搭好了积木。

李敏引导孩子把着急的情绪表达了出来,并且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如何应对挫折,还提高了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当孩子长大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他们也能更加冷静地分析问题,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

而那些在情绪表达上得不到父母引导的孩子,可能会在长大后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比如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把情绪都憋在心里,影响身心健康。

3、积极回应情绪,塑造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孩子对父母的回应是非常敏感的。当他们有情绪时,如果父母能够给予积极的回应,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张明家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画,兴高采烈地拿给爸爸看。张明放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地欣赏孩子的画,还不停地夸赞孩子画得好,有创意。

孩子听了爸爸的夸奖,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开心得又蹦又跳。从那以后,孩子对画画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张明积极回应了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认可。这种积极的回应会让孩子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和希望,从而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漠不关心,或者总是给予负面的评价,孩子可能会变得消极悲观,对生活失去热情。

写在最后

孩子的情绪没有小事,每一次哭闹、每一场委屈,都是他们认识世界、塑造自我的重要时刻。

你回应情绪的一个拥抱、一句安慰、一次耐心倾听,都在悄悄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模样。

与其等孩子性格出现问题才后悔,不如从现在开始,用心对待他们的每一份情绪。

因为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就是他未来性格的雏形,这背后藏着的,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密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决定了他长大后的性格,别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