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在记忆咖啡馆里,共度温情时光

“我的妈妈患有认知症,已经有年头了。一开始,我很茫然……”近日,杨浦区幸福养老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记忆咖啡馆里,阵阵咖啡香气与娓娓道来的声音在空气中交织。一场名为“记忆有爱,家倍温暖”的主题活动正在这里上演。

活动由记忆咖啡馆与殷行街道家门口服务站的时光驿站联动开展,通过家庭互动、非遗文化体验、认知障碍关怀等丰富环节,邀请杨浦认知家庭和志愿者共同度过了一段温馨的午后时光。

特别的家庭日,让爱传递

活动伊始,进入交流分享环节。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参与者们纷纷讲述起了自己与身边认知症患者的故事。“几年过去了,我和妈妈都已经逐渐适应,能够与认知症共处。我会经常带着妈妈出门,与外界交流,唤醒她的记忆。”有年轻的女儿分享起了自己与认知症妈妈的故事,也将温情力量传递出来。

前来参加活动的,有认知症母亲和女儿,也有阿姨陪伴着自己患认知症的邻居。大家轮流登台,回忆、交流,有的一边说,一边与家人握紧双手,眼含热泪。

随后,活动为大家进行认知症知识科普,向大家介绍了认知症症状演变过程、当前较为常用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家人如何给予患者支持等

“认知障碍早期有哪些表现?”“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与患病老人沟通?”……专业志愿者们耐心解答着家属们的疑问。有着多年照护经验的老师特别提醒:“认知障碍往往伴随着感官功能的衰退,很多老人会出现听力、视力衰退的情况。听不见、看不清,信息输入渠道受阻,自然会带来恶性循环。因此,及时配备助听器、老花镜等辅助器具非常重要。”

记者注意到,志愿者们不仅准备了详细的科普资料,还现场演示了简单的认知训练方法,比如手指操。家属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这些知识太实用了,很多细节以前都没注意过。”有家属感慨。

面对面交流,唤醒记忆

“现在请大家面对面坐下,看着对方的眼睛……”在“你侬我侬”互动环节,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和家属进行特别的眼神交流,互相对望,沉下心来回顾过往的相处。活动设计者谨华老师解释:“这种‘非常规沟通’能激活老人的情景记忆,增进双方的感情回溯。”

现场,不少老人和子女相视而笑。“很久没有这样专注地看着妈妈了,”一位女儿说,“突然发现妈妈的白发又多了不少。”还有一位阿姨对患有认知症的邻居说,“能从你的双眼中看到过去生活的幸福,也能看到你的善良,希望你越来越好。”

随着面塑老师的到来,活动进入了手工体验环节。红色、绿色、黄色的面团在老人们手中逐渐变成一片片花瓣,再塑形,合成一朵朵玫瑰。“慢慢来,不着急。”面塑老师手把手指导着,“先搓圆,再压扁……”虽然老人们制作出来的面塑花并不完美,大家脸上的笑容却很真切,现场始终洋溢着欢声笑语。

咖啡香里,构建养老服务网络

记忆咖啡馆的一角,两位银发“咖啡师”正和年轻的专业咖啡师一起制作咖啡,聆听关于新式咖啡机的使用说明。只见他们动作虽慢,但神情专注。

“这是来自殷行街道家门口服务站时光驿站的老年咖啡师志愿者。”咖啡师介绍,“在时光驿站,不少这样的老年咖啡师志愿者本身就是认知症患者。让他们参与咖啡制作,能帮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价值。”

据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由记忆咖啡馆联合殷行街道家门口服务站的时光驿站共同举办,旨在为认知障碍老人及其家庭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这不仅能让认知症老人与人交往,刺激他们的脑部活动,也让家属有了喘息的机会。

当前,杨浦区正在着力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持续进行为老服务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的改造更新、优化升级。其中,杨浦区幸福养老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记忆咖啡馆,作为特色服务项目,计划每周定期举办认知症主题活动,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社交、活动的机会。同时,中心其他功能区还提供日间照料、睦邻小厨等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文字| 汤顺佳

图片| 汤顺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在记忆咖啡馆里,共度温情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