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医传创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届振华国医论坛在郑州举行,12名国医传创工程培养对象拜入指导老师门下。
启动国医传创工程,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构建师承培养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的良性机制。此后,该院将全力高标准搭建好交流学习平台,支持专家带教工作。同时,该院还配发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于公布国医传创工程培养对象及指导老师名单的通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于公布双学科(学术)带头人名单的通知》,并为双学科(学术)带头人颁发聘书。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在启动仪式上说,培养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医药传承需把握“固根基、强创新、活机制”三个维度。一是筑牢师承教育根基,深挖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传承模式。二是研究中医思维,推动理论创新,确保传承与时代同频,师生需加强机理阐释与探索。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搭建成长平台,让中青年骨干“有盼头、有干劲”。
上海龙华医院王琛代表指导师发言时说,国医传创工程的启动为豫沪两地跨地域合作搭建了平台。这不仅是一次师徒间的技艺传承,更是一次南北学术流派的交流,将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今后,双方将开启深化协作,在重点专科建设、课题攻关、新技术应用环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中医药传承的新标杆。
启动仪式后,首届振华国医论坛开幕。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永清、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亚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高景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其研究前沿等主题作专题报告,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