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我们可能从小就很爱吃,但是长大后因害怕引发肥胖、三高而忍住不吃的美味——猪油!
此前,有不学无术的专家说,猪油不健康,特别是很多素食专家。
猪油做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吃了好多年的猪油,现在却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传说中以前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的装猪油搪瓷碗
因为猪油被贴上了很多不健康的标签,胆固醇高,容易高血脂,引起心血管疾病等等。
还有人说"吃猪油容易得糖尿病”,最近,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对这个说法进行了重新评估。
他们的研究表示,这锅,猪油可不背!猪油不仅不会导致糖尿病,反过来,猪油有助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防止胰岛素抵抗。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致病根源,这么说,吃猪油反而会帮助预防糖尿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乃至国外的证据。
01
▼
不吃猪油,更容易得糖尿病
如果说吃猪油多了容易得糖尿病,那么不吃猪油是不是就很少得了呢?但事实上,那些不吃猪肉和猪油的地区,糖尿病发病率反而较高。
▌猪油吃得少,糖尿病患病率高
先说一个反常识的现象:不吃猪油和猪肉的回族人,糖尿病发病率远高于汉族人,如1980年中国宁夏回族(不吃猪油和猪肉)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946%,是中国人口平均患病率的三倍。
河南焦作市回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38.6%,而汉族居民(吃猪油和猪肉)的患病率仅为8.6%。在湖南常德,回族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38.9%,而汉族居民仅为7.6%。
在男性群体中,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6.15%,而汉族男性仅为8.55%。这些数据都标明,不吃猪油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是吃猪油人群的四倍!
图源:CMT
在甘肃农村,不吃猪肉的东乡族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藏族和汉族。不吃猪油和猪肉的维吾尔族中糖尿病足的患病率是汉族的3.1倍。
▌不吃猪油的国家,糖尿病最高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很多不吃猪肉和猪油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比吃猪油和猪肉的国家高2~5倍。
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排名前10的国家,主要位于中东和太平洋岛屿地区,从不或很少食用猪油和猪肉。
中东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卡塔尔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23%,以色列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平均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8.4%。
南美洲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普遍较低,但在圭亚那和苏里南,由于宗教原因不食用猪油和猪肉,糖尿病的发病率却高于其他南美国家。
02
▼
猪油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猪油为什么被传谣说导致糖尿病呢?是因为猪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干扰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能力,诱发胰岛素抵抗。
但是有个问题,吃猪油一定会胆固醇积累吗?
▌饱和脂肪被严重妖魔化
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动物脂肪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应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实际上,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身体需要血液中的胆固醇来合成某些重要的激素和物质。
而饱和脂肪酸本身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可以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也发现,适量饱和脂肪酸不会对糖脂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图源:CMT
饱和脂肪被妖魔化太严重了,适量比不吃更好,研究还认为,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还忽略了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危险。
另外,饱和脂肪是异质的,有奇链和偶链,或者短链、中链、长链和超长链,每种饱和脂肪的生理效应是不同的。
偶链饱和脂肪具有有害影响,但奇链和超长链具有更多的代谢益处,一些研究表明奇链可能对代谢健康有益,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胆固醇代谢。超长链可改善血脂代谢,还有潜在的心血管保护。
此外,健康影响往往是由多个饮食因素的微小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营养素的显著改变。适量摄入可能比完全避免或过量摄入更为适宜。
猪油作为一种动物脂肪,含有均衡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少量胆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适量吃猪油或饱和脂肪酸并不会对糖脂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可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
▌猪油中的油酸
重要的是,猪油的脂肪酸比例非常好,它的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比例接近4:4:1,比很多植物油更均衡。
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橄榄油里的明星成分油酸是同一类,对心脏健康有好处,还能通过改善葡萄糖代谢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甚至逆转胰岛素抵抗。
此外,已发现猪油中的某些脂肪酸成分,如棕榈酸通过调节脂肪酸合成和氧化途径进一步改善葡萄糖代谢。
▌富含Omega-3的猪油更好
一篇由来自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等研究发现:富含Omega-3的猪油不仅能改善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还能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组,促进肠道健康。
Omega-3脂肪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心脏健康有显著的益处。它们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因为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通过饮食摄取。
研究发现,Omega-3猪油饮食组小鼠肝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显著降低,内脏脂肪的相对重量增加。
补充说明:肝脏重量减低表明小鼠患脂肪肝的概率可能更低,内脏脂肪对内脏具有保护作用,内脏脂肪增加说明小鼠内脏保护性更好。
▌猪油比植物油更容易控制体重
植物油越吃越多,猪油等动物油,很容易饱腹,而且时间更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农产品品质评价与控制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与玉米油和菜籽油等植物油相比,吃猪油的小鼠体重更轻,脂肪沉积更少,血清胆固醇水平也显著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猪油的脂肪酸比例较为均衡,其甘油三酯的特殊分子构型与人乳脂肪高度相似,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能促进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效率。
研究中,吃猪油的小鼠体内初级胆汁酸如胆酸、鹅去氧胆酸和熊脱氧胆酸的水平显著高于玉米油和菜籽油组。而这些胆汁酸已被证明能够降低肥胖和炎症反应。
此外,猪油能优化胆汁酸代谢。
图源:CMT
另一方面,除了不含任何反式脂肪酸外,猪油富含维生素D,一勺猪油(约14克)含有约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仅次于鱼肝油。
因此,猪油在现代饮食指南中的地位重新评估很有必要,以更全面地考虑其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猪油可能比某些植物油更适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03
▼
猪油这么吃
有助于降血压、预防脂肪肝
近日,青岛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在"Food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发现与单独食用猪油或豆油相比,食用调和油(50%猪油+50%豆油),更有益于肝功能标志物,或有助于预防健康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参与者分别使用不同的食用油,都吃相同的能量、相同的营养比例的食物。
结果发现,调和油组(50%猪油+50%豆油)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降低的幅度更大。
还发现,调和油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更低。
由于肝细胞坏死,几乎所有肝病都会导致AST和ALT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升高。
也就是说,猪油搭配着吃,可能减少肝细胞坏死,可能对预防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内的所有肝病有益。这可能归因于混合油中的油酸更高,以及相对平衡的脂肪酸比例。
因此,每天吃30克的混合油不仅可以保护肝且无害,对心血管也有益(根据改善的血压)。
04
▼
有关猪油的建议
图源:CMT
▌适量吃猪油更健康
营养学家建议,成年人每日猪油摄入量控制在30克左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30克。
过少,完全不吃或者过量吃猪油,都可能会有一定的疾病风险。
▌注意油温
如果用的是植物油,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较多的氧化聚合水解,不但会导致损失一些维生素,更主要的是还会生成很多的过氧化物,不利于健康。
猪油也要注意不要让油大量冒烟,这种时候肯定容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了。
▌搭配其他油脂
不要长期只用一种油,可以将猪油与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搭配使用。这样也既能满足身体对多种脂肪酸的需求,也能避免长期单一用油带来的潜在风险。
猪油的烟点高于植物油,特别适合煎、炒等高温烹饪,在高温下更稳定,不易氧化产生有害物质,其独特的甘油三酯结构有助于脂质消化和吸收。而植物油则更适合低温烹调或者调味。
猪油和植物油的合理搭配可能对健康有益,特别是在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调节血糖水平方面。
▌是否适合你?
话说,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的吃法。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以及肥胖者,应谨慎摄入猪油的量,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疾病的风险。
最好选择高纯度、无添加的猪油,避免含有杂质或添加物的产品。
储存上,猪油应存放在阴凉处,开封后的食用油建议在3个月内使用完。
文章转自:医学论坛网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提醒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