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国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流行趋势。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发文说自己“又阳了”,话题“我国新冠检测阳性率快速上升”占据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
此前在5月17日,中疾控也曾发布5月健康风险提示: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呈连续小幅上升,从3月31日到5月4日,全国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从7.5%增加到16.2%,已超越人偏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成为导致流感样病例的首要病原体。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教授在5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众不用恐慌,但也要足够重视。
01
▼
此轮新冠流行毒株毒力较弱
钟南山表示:“这一轮新冠病情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此轮中国的新冠病毒毒株主要是XDV和XDV.1。他指出,当前新毒株的特点突出:一方面免疫逃逸更强,之前已感染过或者打过疫苗的,也可能再次感染;另一方面症状更轻,例如嗓子痛、低烧、咳嗽或根本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
02
▼
合理用药治疗很重要
钟南山指出,新冠确诊后及时用药可防止基础疾病加重,改善预后。
目前,我国新冠治疗药物研发进展显著,目前主要有两类药物:一类是以3CL为靶点的药物,如先诺特韦、阿泰特韦,疗效优于国外同类药物 Paxlovid;来瑞特韦在3CL靶点停留时间更长,且无需联合使用利托那韦,降低了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另一类是以 R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RdRp)为靶点的药物,如氘瑞米德韦。这些药物经测试对当前流行病毒株均有效,均为处方药,确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早规范用药。
虽然目前国产特效药效果好,但因为这些药物均没有在0-5岁儿童群体之中进行临床试验,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小孩使用特效药物是安全且有效的。当0-5岁儿童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建议使用一些安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图源:南方日报
03
▼
三类高危人群应警惕
尽管这种新冠毒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自己好,毒力较弱,但钟南山特别提醒,慢性病患者及老人群体、婴幼儿需更加重视。
▌慢性病患者及老年群体
如果出现症状并确诊了,一定不要拖延,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65岁以上高危人群。“有基础病的人群得了新冠以后,往往原有基础病会加重,必须正确对待,及时用药,这些药在48小时之内用,效果会更好。”另外,他建议这类高危人群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还是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5岁以下的婴幼儿
针对5岁以下的幼儿,钟南山表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婴幼儿的症状。他强调要通过物理隔离来保护婴幼儿。“物理隔离很重要。尽量不带孩子去公众多或者空气不太流通的地方。戴口罩,避免孩子传染。”
图源:CMT
最后,钟南山表示,根据预测模型,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将会在6月底前结束流行。为防范此轮新冠病毒,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公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文章转自:医学论坛网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提醒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