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用AI做毕业设计,他的“荒诞商品生成器”吸引了上万次互动 | AI新榜

正逢毕业季,各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举办得如火如荼。

前阵子,四川美术学院安琪的毕业创作《祷》爆火出圈,线下展出现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有网友调侃“一度以为自己来了卢浮宫”,仅单条笔记就在小红书上吸引了近50万点赞。

惊人的线下关注度和互动量,让人不禁感叹这届毕业生的才华和创意。

而与此同时也有毕业生用AI做毕设引起了围观——最近我们关注到,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高伟翔用AI Agent平台扣子“手搓”的一款“荒诞商品生成器”,在2025央美毕业展上吸引了上万次的体验。

在“荒诞商品生成器”中,用户只需要上传图片或输入当前的心情,AI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情绪报告和一件荒诞的商品。

比如我上传了下方这张展现“打工人精神面貌”的表情包:

AI收到后,先是提炼出年龄、情绪、性别等主要信息,又根据表情描述出人物状态,给我生成一份“情绪报告”,虽然跟我设想的打工人设定有所不同——这张照片洋溢青春活力、纯粹开心的情绪、蕴含无尽的创意源泉。

下来,AI还会根据我选择的“情绪元素”(比如欢愉眼眸、乐动耳朵、欣喜舌尖)和商品元素,生成一件“荒诞的商品,并附上相应的价格和介绍。

比如通过上述张表情包,AI最终给我的是一个“售价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仿佛能看透一切的打字机”,虽然纯属无厘头,但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看穿我是一名文字工作者的。

如果懒得上传图片,也可以手动输入自己的体验和心情,让它根据这些文字信息来生成“荒诞商品”。

整个体验流程不过1分钟,随着不断向它输入脑洞,它也创造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商品。

部分荒诞作品图,图源高伟翔

比如有人在“生成器”中输入这串字“哈哈哈我好开心”,AI努力理解对方的开心然后输出了一件“拥有猪鼻子的洗脸巾”。

还有人和它吐槽“试讲PPT好难”,此时AI认为他该拥有一个“挂在墙上的幻听艺术耳机”,理由是戴上耳机就能“在聆听中突破现实的藩篱”,无厘头到让人怀疑现实。

没什么逻辑和道理,但就像是一个个彩蛋盲盒,“荒诞商品生成器”因此在这届毕业展上小火了一把。

对此,幕后创作者是怎么创作和思考的当全网都在鼓吹“低代码开发”“零基础搭建”时,一个普通小白如何快速做出复杂智能体?“AI新榜”联系高伟翔,聊了聊用AI做毕设的真实体验——包括遇到的惊喜、踩过的坑以及宝贵的避雷经验。

高伟翔告诉我们,“荒诞商品生成器”的灵感来源于“爱因斯坦的大脑”。

此前,“爱因斯坦的大脑”摇身一变成为虚拟商品,被挂上电商平台,售价1分钱至5毛钱不等,有的店铺销售量超过了10万件。

“爱因斯坦的大脑”当然没有实物出售,只是作为一种心理慰藉。消费者花不到1元钱,就能获得“您的智商已充值”的提示,从而完成一次“情绪兑换”。

高伟翔认为:“这就像Labubu爆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绪消费’。我觉得情绪价值是可以拿来售卖的,所以想借助AI生成这类荒诞无厘头的商品,来批判这种情绪消费。”

“荒诞商品生成器”之所以能在线下展出时走红,离不开它所提供的“情绪寄托”,这类商品花样百出,隔段时间就会火一个,比如“孤寡青蛙”“好运喷雾”“虚拟蚊子”。

整个产品开发过程,高伟翔用了大约2个月时间,其中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工作流和UI的调试与优化上。

为了提升整个生成器的互动性,他在扣子上一共创建了8个工作流,每个工作流对应一个独立页面,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交互流程。而这些则是他借助官方操作文档和免费教程自学完成的。

“其实是一个比较笨的办法。确认了核心理念之后,整个流程我先在Figma做了一版UI设计,再放到扣子中进行复现。”

在他看来,扣子的UI界面设计能力有限,没办法保证和自己的想法百分百一样,只能做到相似,借助Figma能够更快做出功能效果。

高伟翔本身学产品设计,因而希望自己的作品在交互逻辑和UI上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而扣子更多在其中充当了工作流搭建员和调试员的身份,更像一个“编程助手”。

如果拆解整个产品,“生成器”囊括了图片情绪识别、五官选择、生成描述和卡片,最终整合成已购商品的图鉴。

如果以第一步“情绪解析”为例创建工作流,其核心的搭建逻辑是:用户上传一张图片后,大模型首先进行人物情绪识别,同时提取画面关键元素(如人物五官、面部微表情特征),最终生成情绪识别结果。

该工作流的第一个节点变量是用户上传的图片(类型为image),该节点需要调用豆包视觉理解模型,接着提取画面中的信息,并据此调用后续模型进行处理分析。

工作流截图

也因此,“荒诞商品生成器”的情绪识别准确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传图片的面部信息。

如果用户上传的是一张抽象画作,AI就只能捕捉其中的元素,并直接将这一元素融入到后续的图片生成中。

以手绘画为例,AI生成页面中抓取了“月亮”这一元素

和虚拟商品类似,AI生成的“荒诞商品”也有自己的定价。在最后生成页中,用户会看到从999至99999元不等的价格标签,”,便能以这种象征性的方式,将生成的商品变为自己的数字资产。

当然,这整个过程完全是虚拟的,高伟翔通过工作流模拟了“购买商品”的交互体验。

“一开始,我设想的是用户只象征性地用0.01元来‘购买’自己生成的产品,但线下展出时,我发现观众对最后的互动感和仪式感特别投入。正是基于这种对‘获得体验’的关注,我就把它变成了现在这种高定价、强仪式感的‘假装交易’的生成形式,也希望更突出本身的荒诞感。”

尽管每个页面对应了独立工作流,看似简单,但现阶段如果一个普通小白想要从零“手搓”智能体,还需要迈过几道坎。

“第一,让AI准确理解你的想法其实是最难的环节。因为你必须提供极其清晰、无歧义的描述。像我们日常对话中常用的倒装句等表达方式,AI通常很难准确理解。我得用结构化的方式阐述具体的需求,AI才能生成符合预期的结果。”

本质上,和AI的交互结果直接取决于用户输入指令的质量,如果描述本身不够清晰,或是在搭建过程中逻辑混乱,那么AI产出的结果必然也是低质量的。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产品功能的有限性。“说实话,当时刚上手使用用扣子这个产品时,体验并不算好。它经常会出现保存不及时的情况,我有时没办法确认一上午的工作到底有没有存上。还有UI编辑器组件经常莫名其妙地消失,我根本不敢乱动,生怕操作错了,整个页面都出问题。”

高伟翔认为这些都是深度体验过扣子后才能发现的“坑”。在完成毕设的过程中,高伟翔也尝试过Cursor和Trae。他坦言,Cursor 在对话式生成代码上,还是最出色的。但扣子的无代码功能非常适合没有编程背景的新手,并且能够满足自己毕业设计中大部分需求。

“如果做单线程的工具,不是像我这样涵盖多种步骤的,扣子的工作流功能很丰富很强大了。”他补充道。

在扣子平台上,“荒诞商品生成器”运行已超1.1万次,在展览期间,大约每天有五六十位用户完整体验流程,成功“购入”了心仪商品。

智能体(Agent)无疑是2025年AI圈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此前,我们曾评测过市面上的,彼时,真正能显著提升生产力的Agent寥寥无几。

但如今,局面正在转变,AI Agent产品让普通用户体会到了“wow moment”。可以说,AI逐渐从“陪聊角色”转变为实用化的“行动伙伴”。

比如,这次是大学生借助“扣子”做出毕业设计,成功将创意变成了现实;更有博主的AI Agent,能为他点上一杯奶茶。

图源:数字生命卡兹克

不仅如此,在扣子及其他Agent平台上,一批真正源于用户兴趣和真实需求出发的新应用正在涌现。它们普遍趣味性强、拥有个性化体验和视觉吸引力,并能凭借短暂流行,不断迎来用户关注。这或许是AI Agent发展进入下半场的力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用AI做毕业设计,他的“荒诞商品生成器”吸引了上万次互动 | AI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