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口腔癌:不容忽视的“沉默杀手”

来源:南阳市口腔医院 第十人民医院

南阳市口腔医院 陈苗

口腔是我们进食、说话的重要器官,但当“癌症”与它挂钩时,很多人往往因缺乏了解而延误治疗。口腔癌作为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早发现、早干预是守护口腔健康的关键。

认识口腔癌:哪些信号需警惕?

口腔癌并非突然“降临”,发病前常伴随明显的预警信号。最典型的表现是口腔内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超过2周未好转),或黏膜上出现白色、红色斑块,触感粗糙且边界不清。若发现口腔内有不明原因的肿块、结节,甚至出现牙齿松动、张口困难、吞咽疼痛等症状,需高度警惕——这些可能是癌细胞侵犯周围组织的信号。

此外,长期吸烟、饮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口腔卫生差、营养不良(如缺乏维生素A)等,都是明确的高危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嚼食槟榔是我国南方地区口腔癌高发的重要诱因,槟榔中的化学物质会反复损伤口腔黏膜,增加癌变风险。

科学应对:早诊早治是关键

很多人对口腔癌存在误解,认为“癌症=绝症”,但事实上,早期口腔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而晚期患者生存率会大幅下降。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至关重要:普通人每年至少1次口腔体检,高危人群(如吸烟者、槟榔爱好者)每3-6个月检查1次。

一旦确诊,治疗手段需根据病情个性化制定。早期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配合放疗或化疗巩固效果;中晚期则可能需要结合多学科治疗(如外科、放疗科、肿瘤科联合诊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治疗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复查,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降低复发风险。

预防大于治疗:守护口腔健康的“黄金法则”

远离高危行为:戒烟限酒,坚决拒绝嚼槟榔,从根源上减少致癌因素。

重视口腔卫生:每天刷牙2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洗牙,及时处理龋齿、残根残冠等口腔问题,避免慢性炎症刺激。

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A、C及微量元素,增强黏膜抵抗力;少吃过烫、辛辣食物,减少黏膜损伤。

关注口腔变化:养成自查习惯,若发现异常溃疡、斑块或肿块,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口腔癌并非不可战胜,它的“沉默”往往源于人们的忽视。从现在开始,重视每一次口腔不适,用科学的态度守护健康,才能让笑容始终绽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口腔癌:不容忽视的“沉默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