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刘,医生刘晓帅。
很多中老年人总以为眼睛出了问题,只是“年纪大了、老花眼”而已,撑一撑就过去了。但老刘要提醒大家,眼睛不仅是视力窗口,更是反映全身状况的重要信号器。
一个人的肝血是否充足、气机是否通畅,是否有潜在的问题,很多时候都能从眼睛看出端倪。今天,老刘就跟大家讲讲:眼睛出现哪4种表现时,需要特别警觉,尤其是第3种,常常被忽视。
一、眼睑浮肿
很多人早晨起床发现眼皮肿胀,按一按还有些“水感”,以为是没休息好,或者“喝水多了”。
但从中医角度看,眼睑属脾,水肿连肾。脾主运化,肾主水,一旦这两者失调,水液代谢异常,最早就可能表现在眼睑处。
特别是清晨浮肿、午后减轻,这是典型的脾虚、肾阳不足导致的“水湿停留”。
老刘建议:
可饮用茯苓薏仁粥,健脾利湿;
晚上减少饮水,避免水湿堆积;
多做揉腹、搓脚心动作,温补肾气。
二、视物模糊
不少人年过五十后,开始觉得“看书模糊”、“夜间看灯光有重影”,就觉得自己是“自然老化”,其实并不一定。
“肝开窍于目”,眼睛的精气依赖肝血濡养。当肝血不足、精血亏虚,眼睛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出现视力模糊、干涩、疲劳等问题。
特别是女性朋友, 若常熬夜、思虑过多,更容易“伤肝伤血”。
老刘建议:
平时可多食枸杞、女贞子、桑葚,补肝明目;
睡眠规律,少熬夜,是护眼、护肝的根本;
做做“闭目养神”、“眼球转动”等护眼操,帮助调气血。
三、黑影飘动、有“飞蚊”感
一抬头、看白墙,眼前总有黑影飞来飞去,好像有小虫子在飘——这就是常说的“飞蚊感”。
从西医角度,它可能是玻璃体混浊,但老刘更看重的是其背后的体质倾向:气滞血瘀,眼络受阻。 尤其是血瘀体质、情志抑郁、肝气郁结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
老刘建议:
日常可饮用玫瑰花+丹参泡水,疏肝解郁,活血通络;
保持情绪舒畅,早晚拉伸,帮助气血流畅;
若飞蚊感突然加重,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调理体质。
四、眼白发黄
很多中老年人照镜子时,会发现自己眼白发黄,甚至带点淡淡的“金黄感”,这往往不是单纯的视疲劳或饮食问题,而是体内“湿热”过重的表现。
眼为肝之窍,白睛发黄,多与肝胆湿热相关。 这类人群往往伴随口苦、舌苔黄腻、小便短赤、睡觉烦躁等表现。
老刘建议:
多吃绿豆、苦瓜、莲子芯、淡竹叶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每周泡脚加几片艾叶、黄柏、茯苓,助清下焦湿热;
少吃油腻煎炸、饮酒等助湿生热的饮食。
中医讲“上病下治”,例如眼干、眼涩问题,多从肝肾双补、气血调和着手;而眼部浮肿、红痒,则需清热利湿、健脾补肾。
所以,保护眼睛,先要调理体质,养好肝、脾、肾,通畅气血。定期自查、早做调养,不仅是护眼,更是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