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张凡
菊花品种繁多,除了被观赏,有些品种还可泡水或入药,如亳菊、贡菊、杭菊、滁菊等。中医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不同菊花的清热功效略有不同,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多用于护肝明目;黄菊花味苦,常用于疏风散热;野菊花苦味更甚,清热解毒效果更强。
从营养角度看,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及菊油环酮等挥发油,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血脂血压、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菊花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还能参与机体代谢,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起到护肝、维持细胞健康、延缓衰老等功效。
夏日天气炎热,容易让人烦躁不安,非常适合饮用菊花茶,取5~10克干菊花冲泡即可,不仅口感好,还能起到很好的解暑功效。菊花茶一般人群都可以喝,日常容易上火、便秘、口干口苦,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长期用眼,有潮热、失眠症状的更年期人群更为合适。但菊花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容易腹泻、腹痛、风寒感冒),以及经期、孕期女性不宜饮用。
此外,菊花还有很多吃法,可以根据需求搭配多样食材。比如,想清热明目,可搭配枸杞或决明子;想润喉止咳,可搭配胖大海,或添加适量蜂蜜;烦躁、肝火旺盛,可搭配山楂、桑叶。除了代茶饮,菊花也可以入粥、汤,做成银耳雪梨菊花羹、菊花粥等,有些地方还会用菊花来涮火锅、做凉菜。
需要注意的是,菊花不宜高温久煮,否则会破坏其中营养成分,即使是冲泡,也最好用80℃以下的水。菊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多种健康益处,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合理选择,或在医生指导下食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冲突或加重不适症状。▲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