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瑞金医院与华为开源RuiPath病理模型 为医疗AI发展按下“加速键”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当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人类世界冠军震撼全球时,AI技术发展的齿轮就开启了新一轮的加速转动。当下,随着AI技术的逐步成熟,其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融入各个领域。医疗行业作为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自然成为AI技术应用的重点方向。从影像识别到辅助诊断,从药物研发到健康管理,AI技术正在给传统医疗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AI+医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趋势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已达31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3%。全球市场更将迎来爆发,到2030年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美元,其中药物研发、影像诊断、健康管理三大板块占比超60%。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背后,是医疗行业对AI技术的迫切需求与巨大期待。因此,当6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以下简称瑞金医院)与华为联合宣布开源RuiPath病理视觉基础模型、测试数据集以及AI工具,在医疗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病理诊断困局:亟待破解的医疗难题

病理诊断,一直被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于肿瘤确诊等关键医疗判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传统的病理诊断流程中,病理医生需要在显微镜下花费大量时间仔细观察切片,寻找癌细胞的蛛丝马迹,整个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对医生的专业经验要求极高。一般来说,完成一次病理诊断耗时长达3-10天,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病理医生数量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病理医生的数量缺口巨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而且大部分优秀的病理医生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三甲医院,基层医院的病理诊断力量薄弱,这就导致基层医院的初诊符合率较低,许多患者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大医院寻求准确的诊断,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也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数字化智慧病理被视为突破这一困局的关键所在,而病理大模型则成为数字化智慧病理发展的焦点。RuiPath病理大模型,就是由瑞金医院在华为团队支持下研发的临床级多模态病理大模型,涵盖泛癌种视觉特征提取、视觉-语言跨层表征对齐、长序列的深度思考模型训练机制等能力,用于全流程临床病理辅助诊断,目前已覆盖中国每年全癌种发病人数90%的19个常见癌种,涵盖上百个辅助诊断任务。

此次开源的是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核心“视觉基础模型”。该模型依托瑞金医院百万张高质量数字病理切片数据,使用华为AI全流程工具链ModelEngine进行标注、训练和模型精调而成,在业界12个主流公开数据集的14个辅助诊断任务测试中,有7个达到业界领先水平(SOTA),并已具备临床验证能力。本次开源配套提供测试数据集,覆盖了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7个常见癌种。华为同步开放了基于以上开源模型的工具及实践指南,对于推动医疗AI普惠具有重大意义。

开源的力量:推动AI普惠的重大举措

此次开源包含三大核心要素:视觉基础模型架构、多癌种测试数据集(覆盖肺癌、结直肠癌等7大癌种)以及完整实践指南。这一开源举措带来的变革具有突破意义。它极大地降低了基层医院部署病理AI的门槛。以往,基层医院由于缺乏技术和资源,很难开展病理AI辅助诊断工作。而现在,瑞金医院多年积累的高质量病理数据通过开源模型传递到基层,使得头部三甲医院的诊断能力可以快速“复制”到县级医院,让它们能够借助先进的技术,提升自身的病理诊断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服务,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推动了AI在医疗领域的普惠。

为了加速全球协作,瑞金医院同步启动了RuiPath病理大模型全球多中心计划,联合海内外12家医疗机构共同推动模型迭代与标准化,特别关注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问题。通过多中心协作,将优质病理资源与“RuiPath”技术推广至偏远及资源匮乏地区,解决这些地区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建立统一质控与数据管理流程,确保模型在不同中心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与可靠性。此外,依托多中心应用积累的丰富数据,加速数字化病理与计算病理学研究,助力学科突破。这一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RuiPath病理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为全球的病理诊断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三年磨一剑: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飞跃

早在2022年,华为就与瑞金医院展开密切沟通,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就带领各业务线的骨干与瑞金医院的专家就病理科电子数据的保存、识别、压缩、标准,以及分布式智能掌上超声采集与智能辅助诊断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3年双方正式“联姻”,联合发布《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统一了数字病理格式,为后续的病理切片数据标准化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25年,双方通过不懈的努力,积累了百万规模高质量数字化病理数据,为智慧化阶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至此,双方经历了清晰的数字化与智慧化两个阶段演进,可谓是“三年磨一剑”。

进入智慧化阶段,华为天才少年团队直接入驻瑞金医院,与医生组成联合攻关小组。这种“医生+AI工程师”的协作模式极具创新性,双方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携手共进。他们创新性地采用模型蒸馏、知识蒸馏等先进技术,改变了传统单癌种小模型开发模式。以往的单癌种小模型开发,效率低下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现在,通过团队的协作,实现了大模型从泛癌种精准识别到上层应用的端到端落地,贯穿了医生诊断的全流程,极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华为提供的ModelEngine AI全流程工具链更是彻底改变了医生的工作模式。在过去,医生如同辛勤的“标注工”,需要逐张切片进行标注,工作繁重且效率低下。而现在,医生转变为批量审核的“审核官”,工作效率得到了数倍的提升。基于此工具,单病种AI应用上线周期从10天缩短至2天,效率提升80%,这一显著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华为助力:打通医疗AI“最后一公里”

在瑞金医院病理模型的发展过程中,华为助力打通医疗AI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华为提供并开源了AI全流程工具链ModelEngine,通过一系列工程化方法可以解决数百万级切片数据标注等数据工程问题,模型蒸馏、训练、精调等过程中的模型工程问题以及与医院现有应用系统的对接开发问题, 为医疗AI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发布会上,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表示:“医疗行业长期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数据,这是率先实现AI行业化落地的前提。”为加速AI在医疗行业落地,华为基于多年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提出四点倡议: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

一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做好医疗数据集的标准化和管理运营。医院各科室需要明确数据责任人,对病理切片等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推进全院数据的标准化、共享化、可视化。只有保证数据的质量和规范性,才能为后续的AI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二是构建多科室、多院区、可共享的智能诊疗数据基础设施平台。加强存力、算力和运力的建设,打通数据、模型和应用之间的孤岛,让传统单科室诊疗走向多模态全流程诊疗,提高医疗服务的综合性和协同性。三是促进数据工程、模型工程、评测技术的工具化、标准化,加快开放。医疗多模态数据在标准化工具赋能下快速适配,并且智能处理业务与技术的需求,推动医疗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四是构建合理的AI诊疗商业模式并推动落地。探索合理的付费机制,平衡医院、患者、企业多方利益,形成良性循环,为医疗AI的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医疗AI的无限可能

瑞金医院与华为联合开源RuiPath病理模型,从短期来看,随着该模型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提升基层医院的病理诊断水平,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让更多患者能够在当地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减少患者的就医负担。同时,通过全球多中心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模型的迭代优化,提高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

从长期来看,这一合作模式将为医疗AI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吸引更多的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参与到医疗AI的研发和应用中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医疗AI有望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华为与瑞金医院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所言“病理大模型只有真正临床应用才能产生价值,实现AI普惠。希望此次开源与成果共享,集聚上海力量、中国力量,让更多同道参与到病理辅助诊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中,加速RuiPath病理模型临床应用落地,共同提高医疗水平,让AI医疗能力持续惠及全社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瑞金医院与华为开源RuiPath病理模型 为医疗AI发展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