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个健身爱好者,尤其喜欢在夏天去户外跑步。那天,天气格外炎热,柏油路都快被得晒融化了,小李穿着一身运动短裤和背心,戴上耳机,迈开大步就往公园跑。他一路奔跑,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额头、脸颊不停地往下淌。
跑完步,他满心欢喜地想着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一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空调,把温度调到最低,然后一头扎进冰箱,拿出一瓶冰镇饮料,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个精光。紧接着,他又冲进浴室,用凉水冲了个澡。
本以为这样就能舒舒服服地休息了,可没过多久,他突然觉得头晕目眩,浑身发冷,还直打哆嗦。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着凉了。后来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是受凉感冒了,还提醒他夏天运动后要注意身体的调节,不然很容易落下病根。夏天运动过后,贪凉一时爽,但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很多病根可能就在我们不经意间种下了。
01
夏天常见大家喜欢做的三件事,
却对健康不利
(一)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夏天,空调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大家总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然后窝在沙发上一整天。然而,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室内外温差过大,身体会频繁地在冷热环境中切换,很容易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而且,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像感冒、咳嗽等。另外,长时间吹空调,皮肤也会变得干燥,容易出现瘙痒、脱皮等问题。
(二)吃大量冷饮
炎热的夏天,吃上一根冰棍或者喝一杯冰镇饮料,那叫一个爽。可你知道吗,大量吃冷饮对身体伤害很大。当冷饮进入胃肠道时,会刺激肠胃,导致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腹痛、腹泻。
而且,冷饮中的糖分含量很高,过量摄入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长期吃冷饮,还可能损伤牙齿,导致牙齿敏感。
(三)在户外暴晒
夏天很多人喜欢去海边、户外游玩,却不注意防晒。长时间在户外暴晒,紫外线会穿透皮肤,损伤皮肤细胞,导致皮肤晒伤,出现红肿、疼痛、脱皮等症状。
而且,长期紫外线照射还会加速皮肤老化,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除了皮肤,眼睛也会受到伤害,容易引发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02
天热流汗后,
一定要做好 6 件事
(一)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流汗后,身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像钠、钾、镁等。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最好少量多次地喝。可以喝一些温水,也可以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帮助身体恢复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这样能避免身体出现脱水、乏力等症状,也能预防中暑。
(二)慢慢降低体温
很多人流汗后,喜欢立刻吹空调或者冲凉水澡来降温。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身体在运动后,体温还处于较高的状态,如果突然受到冷刺激,血管会急剧收缩,容易引发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
正确的方法是先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然后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一会儿,让身体慢慢降温。等身体不再出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其他降温措施。
(三)适当休息
运动后身体处于疲劳状态,需要适当休息来恢复体力。可以在室内安静的地方躺一会儿,闭目养神,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帮助肌肉放松,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
(四)清洁皮肤
流汗后,皮肤表面会残留很多汗液和污垢,如果不及时清洁,容易堵塞毛孔,引发皮肤问题,像长痘痘、痱子等。
所以,要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产品清洗皮肤,尤其是面部、颈部、腋下等容易出汗的部位。清洗后,可以涂抹一些保湿的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滋润。
(五)补充营养
运动流汗后,身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豆类等,帮助身体修复受损的肌肉。同时,也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六)避免立即进食
流汗后,身体的系统消化还在恢复中,如果马上进食,会给肠胃带来很大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最好在休息一会儿后再进食,而且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