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陆瑶团队发表的一项多队列研究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长期房颤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对于男性患者。
该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蛋白组学研究发现,LMNB2可作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房颤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
该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索骨质疏松症与房颤的相关性;第二部分,探讨性别在骨质疏松症-房颤关联中的影响;第三部分,结合蛋白组学进一步探索了骨质疏松患者房颤风险的循环标志物。
该研究共纳入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弗雷明汉心脏研究(FHS)子代队列以及美国健康与退休研究(HRS)的495 549例参与者。
随访期间,分别有126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10.1%)和32 945名(6.8%)非骨质疏松症参与者发生房颤。
Meta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房颤风险增加了38%;基于房颤遗传风险评分,进一步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高房颤发生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女性,但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房颤风险明显高于女性。
进一步的循环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了19个骨质疏松症-房颤关联候选蛋白,其中LMNB2能够提高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房颤风险的预测能力(AUC:0.8 vs 0.733)。
来源:Qingwei Yu, Yihu Yi, Yalan Li, et al. Bone mineral loss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multicohort study. Eur J Prev Cardiol, 2025 Jun 12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刊所有文章全部免费阅读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