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须 通讯员 任晶 王建坡 郁国志)6月29日,记者从河南免疫规划业务骨干培训项目2024级第4期培训班上获悉,本期培训班共招收学员54名,有36名学员通过论文答辩考试,拿到了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结业证书,其中,贾喜臣等17名学员获“优秀学员”称号。
本期培训为期3天,主要围绕传染病防控理论与实践、常见疫苗佐剂的作用和优缺点等内容展开授课。授课老师们把日常工作实践经验融入到培训课堂,分析解决基层免疫规划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介绍免疫规划业务工作新进展等相关业务知识,有针对性推动学员们开拓思维、提高认知、强化能力。
河南省免疫规划业务骨干培训项目由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是2020年7月启动的一项公益性培训项目。该项目采用“产—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选录全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免疫规划青年人才作为培养对象。项目遵循理论为基础、能力为导向的培训理念设置课程,着重进行公共卫生基础和应用医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技能训练、法规研究、学科前沿技术探讨等系列课程学习,以期提升河南省免疫规划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该培训班每届培训课程4期、80学时,包括理论课程、业务技能课程、管理能力课程。培训师资来自郑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其他相关教学科研机构。
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免疫规划业务骨干培训项目负责人张卫东说,高素质、专业化的免疫规划人才是确保疫苗接种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为人民群众筑牢免疫屏障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他勉励学员们开阔视野、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培训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河南免疫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我国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免费接种的疫苗,居民有义务依照规定按期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在全省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单位管理、预防接种服务提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疫苗精细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疫苗可预防疾病(脊灰、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脑、甲肝、乙肝、流感、风疹、腮腺炎、水痘等)的监测防控,指导开展全省疫苗可预防疾病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同时开展免疫规划重大事件调查处置、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工作。
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让河南省与国家同步,成功消灭天花,于2000年实现“无脊灰”证实,2012年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报告,流脑、乙脑、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乙肝等疫苗针对的疾病报告发病率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