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小暑养生福利大放送...送送送不停!

XIAO

SHU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梅雨天气一过,杭城便已入暑,多日气温达37℃,迈入盛夏。

民间有俗语:“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后盛夏开始,随之而来的将是三伏天中的酷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小暑时节正值夏季高温多雨时段,人体易受暑热与湿邪侵袭,出现中暑、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问题。

小暑养生需顺应节气特点,从作息、情绪、饮食、运动、调理等方面进行调整。

1.调整作息

小暑时节,白昼长、夜晚短,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建议可以睡子午觉,即子时(每天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和午时(中午11点至13点)按时睡觉。

子时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阳。

子午觉的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晚上保证充足睡眠,中午适当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2.调节情绪

小暑时节,心火过旺易导致烦躁易怒,因此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境平和。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轻音乐等方式,达到清心除烦、安神定志的效果,避免大喜大悲,情绪波动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心脏健康。

3.清淡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油炸、烧烤、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助热生火。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解暑祛湿功效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等,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

4.适量运动

小暑时节气温高,紫外线强烈,应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剧烈运动,以防中暑。

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20-30分钟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又能避免高温时段对身体的伤害。

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耗伤正气,影响健康。

5.艾灸调理

艾灸疗法(葫芦灸、隔姜灸、督脉火龙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特色疗法,结合中医的“冬病夏治”理论与时间治疗学原理,利用夏季三伏期间(一年中最热的三个时间段)进行艾灸治疗,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功效:温补督脉、调和阴阳、除湿温阳、健脾和胃。

可以调理什么症状呢?

01

骨骼肌肉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骨质疏松、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等。

02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食欲不振、慢性胃肠炎、便秘、慢性腹泻等。

03

生殖系统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宫寒不孕、阳痿等。

04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05

亚健康状态调整:

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疲乏懒散、易感冒、失眠多梦、免疫力低下等。

“冬病夏治”正当时

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脾胃虚寒、冻疮、风湿痹症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

可在夏季养生中选择冬病夏治进行调养,

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体质。

投稿人 中医科 陈如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小暑养生福利大放送...送送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