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核心指导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也称作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一,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形态也会随之改变。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他们所得工资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而这一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3. 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历史上所有社会都是以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为特征的,这些斗争最终导致旧社会制度的崩溃和新社会制度的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没有私有制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产资料将由全社会共同拥有,并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进行分配。

  5. 无产阶级专政:为了实现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马克思主张必须经历一个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无产阶级将利用国家机器来改造社会经济关系,直至实现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达到真正的共产主义状态。

这些理论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并对后来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社会主义民主

C.工农联盟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和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扩展知识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主要内容和介绍如下:

 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

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此外,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核心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