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呢?有时候自己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或者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反应比别人更激烈?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可能有一个你从未注意过的原因——你的大脑,这并非你脾气不好。
当我们遭遇生活中的艰辛,比如失业、没钱、家庭矛盾等,这些逆境对大脑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你的生活经历了太多磨难,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导致脾气暴躁的原因。
“脾气大”的根源可能藏在大脑里
这些长期的生活压力、苦难或逆境,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负担,它们会深刻影响我们大脑的生理构造,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做了一次特别的研究。在研究中,他们扫描了低收入家庭人群的大脑反应模式。
结果发现:那些经历更严峻经济压力的个体,脑部两个关键区域出现了显著变化。
第一个变化在杏仁核,杏仁核在我们大脑深处。这是在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反应的一个重要区域。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情绪指标,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时,它就会发出警告,让我们产生愤怒、焦虑等情绪。
研究中,当低收入人群面对潜在社会威胁时(如审视或不赞同的表情),他们的杏仁核活动异常活跃。
也就是说,他们在解读他人面部微表情时,即使并未遭受实际攻击,大脑依然瞬间预警。
所以经历越多困苦的人,越容易激活危险警告。
第二个变化区域是前额叶皮层外侧部。
这部分控制我们的情绪管理和行为抑制,具体来说就是能稳住情绪和行为,让我们三思而后行。
研究发现,那些挣扎在贫富线边缘的人群,前额叶的反应水平普遍低于普通人群。
它可能被现实生活的持续压力抑制了活力,如果情绪来临,可能很难抑制。
结果显而易见,这些人大脑不仅会更容易产生愤怒,还更不会控制自己。
在现实中意味着,如果长期处于不顺利,我们则会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更加剧烈,甚至出现不适当的情绪爆发。
比如,工作上的小问题,可能就会引发你的情绪爆炸。
神经可塑性:重塑大脑结构
你是否听过大脑的可塑性?
简单来说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我们的经历、环境、情绪等因素发生变化。
如果你生活中的压力和苦难持续时间过长,大脑会做出调整,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些困境。但是这种调整有时会带来负面的后果。
例如,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之中时,大脑中的神经通路可能会变得过于活跃,让我们对压力和挑战的反应更加剧烈。
但是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一点,比如当你遇见一个让你情绪爆炸的事情,我们不要马上做出反应,而是给大脑一点停留时间;
学会用理智去控制大脑第一时间的冲动。
久而久之,就不是我们被情绪控制,而是我们会主动控制情绪了。
如果长期遭受压力也会对大脑造成结构的影响。
从专业性的角度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一些脑区的变化,比如杏仁体增大,这让我们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强烈,情绪更易失控。
但具体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区域:
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包括控制冲动和做出理智的决策,当它受到影响时,我们的自控力变差,脾气也更容易失控。
海马体受损,记忆力下降:长期的压力会损害海马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使我们更加焦虑和不安。
生活中的应对:如何修复这些神经变化?
虽然逆境改变了我们大脑的一部分结构,但幸运的是大脑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就是上文提及的神经可塑性。
通过一些积极的干预,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大脑恢复平衡,重新获得情绪上的稳定。
加拿大心理学家凯瑟琳也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让大脑重新找回平衡。
保持积极的心态很重要,乐观的人在面对逆境时,大脑的反应和悲观的人不一样。
乐观的人会更多地激活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用理性去分析问题,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你可以试着每天早上对自己说一句:“今天将会是很不错的一天。”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慢慢地改变大脑的思维方式。
当感觉陷入失控边缘时,默默问自己:“这真的是一个威胁,还是一次误判?”
这样简单的识别步骤会提升前额叶对冲作用,让大脑有机会从警报切换至觉察模式。
学会感恩和保持积极的心态也可以帮助我们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得到修复,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降低压力感。
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帮助大脑恢复平衡,让自己拥有更加稳定的情绪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