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小暑到,暑气躁!中医这几招,专治“躁”动不安!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一到,空气里都弥漫着热气,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进了蒸笼。这股暑气不仅让人难耐,身体也开始闹起“小脾气”,浑身乏力、胃口不佳、心烦气躁纷纷找上门来。

别急,中医有妙招!接下来,我们就从饮食、起居、运动、养心四大方面为您支招,助您轻松度过炎炎夏日。

饮食:多吃清热健脾食物

小暑时节,暑热与湿气交织,此时饮食要注重清热益气、健脾祛湿

1

绿豆

绿豆堪称“消暑之王”,熬上一锅绿豆汤,晾凉后喝上一碗,能迅速驱散暑气。

2

冬瓜

冬瓜也是消暑佳品,无论是做成冬瓜虾仁汤,还是清炒冬瓜片,都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3

丝瓜

翠绿鲜嫩,做汤、清炒皆可,都能清热凉血。

4

苦瓜

苦瓜虽苦,却能健胃燥湿,凉拌苦瓜或苦瓜炒蛋都很适宜,简单又美味。

5

南瓜、玉米等

南瓜、玉米等食物,可主食可配菜,有健脾益气之效,有助于补充夏日消耗的气阴。

要注意,小暑出汗多,阳气外浮,别贪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阳气,让寒湿之邪乘虚而入。

起居:晚睡早起睡午觉

小暑天热天长,按照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起居上宜晚睡早起。不过,晚睡可不是熬夜,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睡眠。中午11点—13点是心经当令之时,也是阳气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此时小憩片刻,哪怕只有20分钟,也能有效养心安神、缓解疲劳。若无午睡条件,打坐、静坐或者闭目养神片刻,也能让身心得到放松。

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设置在26℃左右较为适宜,别让冷风直吹身体。夜晚睡觉,哪怕再热,也要给胸腹部盖上轻薄的被子,护住阳气。

运动:清晨傍晚动一动

小暑高温,人体热量消耗较大,此时运动要遵循“少动多静”原则。清晨或傍晚,太阳没那么毒辣,温度相对较低,选这个时段出门运动正合适。

散步

步伐轻快,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大汗淋漓。

八段锦

打八段锦,招式柔和缓慢,有助于气血流通。

游泳

游泳也是小暑时节的理想选择,它作为全身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暑降温,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强度要适度控制,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养心:穴位按摩平情绪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容易心情烦躁。在中医理论中,心为君主之官,心气过旺就容易烦躁、睡不好觉。所以,小暑养心尤为关键。

当感觉心烦、心慌时,不妨试试按摩劳宫穴内关穴

劳宫穴位于半握拳时中指尖所指的掌心凹陷处。

内关穴则在手腕横纹向上约三指宽(两寸),两根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每天早晚,用指尖轻轻按揉这两个穴位,每个穴位按压1—3分钟,有酸胀感为宜,能起到清心安神、养心宁神的作用。

此外,小暑时节适当饮用一些药茶也有助于调养身心。例如,用茉莉花、薄荷泡茶,可疏肝解郁;若心火旺盛,伴有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可用竹叶、莲子心泡茶;若感到疲惫、精神不振、睡眠不佳,则可用小麦、龙眼肉煮粥食用,能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

小暑虽热,但只要掌握这些中医养生方法,顺应节气变化来调整生活方式,就能轻松度过这个暑气蒸腾的时节,保持健康活力。

赶紧行动起来,让自己在小暑时节也能清爽舒适!

来源:健康浙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小暑到,暑气躁!中医这几招,专治“躁”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