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2025AI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AI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大湾区产城速递

《大湾区产城速递》第751期

(1)2025AI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AI企业数量全国第三

日前,由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深圳市投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3069家,居世界第二(美国以18616家排名第一)。

根据《白皮书》,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2000多家,排名全国第三,其中有143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4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白皮书》指出,深圳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超过60%的企业布局在应用层。在空间方面,深圳规划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比如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南山智园、讯美科技广场、新一代产业园、宝能科技园、大运软件小镇等。

(2)广东省(东莞)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举行

日前,“低空场景 示范引领”广东省(东莞)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在东莞举行。深圳低空经济协会、深圳英武航空等多家深圳单位与东莞低空经济的相关单位签约。

近年来,东莞与广州、深圳、珠海、吉安等城市深化交流合作。未来一年内,东莞将深化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的沟通合作,在空域共享、政策协同、产业联动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持续营造“场景留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氛围,推动更多应用场景加速规模应用。

会上,《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也正式发布,共包括37个具体场景,涵盖安全保障、货运物流等12个维度。

(3)投资近70亿,大湾区(南沙)临港产业集聚区揭牌

近日,以“大湾区、大航运、大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广州·南沙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大湾区(南沙)临港产业集聚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总投资近70亿元的21个产业项目现场集中签约。

南沙港区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近2050万标箱。当天大会上,“大湾区(南沙)临港产业集聚区”在南沙正式设立。据悉,集聚区将聚焦航运物流、航运服务、国际贸易、临港制造、海洋科技等领域,加速推动南沙临港产业集群式发展。

签约项目涵盖了船舶运输、供应链物流、国际船舶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预计新增近百亿元营收产值。大会期间,大湾区出口集装箱(东盟)航运运价指数发布,广州航运交易船舶估价平台启动。

(4)宝安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产业集群跻身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近日,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正式揭晓,深圳市宝安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产业集群(以下简称“集群”)凭借扎实的产业根基与突出的创新能力成功入选。

2024年,宝安区机器视觉产业生态总产值突破124亿元,其中工业检测设备市场占有率更超40%。在宝安区机器视觉产业版图中,上游的工业相机、光学镜头、AI算法平台,中游的视觉检测设备与系统集成方案,下游在3C电子、汽车制造、医疗影像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共同构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的全链条生态。

目前集群内聚集企业69家,拥有全国最多的人工智能集群视觉产业链的上市企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了以智立方、维海德、新益昌等6家上市企业为龙头,软牛科技等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骨干的梯队。

来源: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

撰文:邱永宽

【作者】 邱永宽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2025AI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AI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大湾区产城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