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超声检查工作中,我们时不时会遇到一些长得很像【淋巴结】的家伙,您是否也遇到过呢?一起看看吧~
图1-2:患者因左侧腹股沟区包块就诊。常规超声显示左侧腹股沟区可见椭圆形病灶,呈脂肪样等回声,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内可见条索样分隔。CDFI显示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后证实为脂肪瘤。Hint:椭圆形脂肪样中高回声且无血流信号,有助于诊断【脂肪瘤】。
图3-4:患者因左侧颈部弹性包块就诊。常规超声显示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圆形均匀无回声病灶。动态观察可见内部点状回声呈漩涡状漂动。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内部无增强。后手术证实为鳃裂囊肿。Hint:位置典型且超声造影无增强的圆形均匀液性无回声,有助于我们诊断【鳃裂囊肿】。
图5-6:患者因左侧腋下痛性包块就诊,波动感强。常规超声显示左侧腋下软组织层低回声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透声差,内部可见碎屑样回声。后手术证实为脓肿。Hint:当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或病史时,如红肿热痛等,不均匀且透声差的液性低回声病灶,有助于诊断【脓肿】。
图7-8:患者也是因左侧腋下痛性包块就诊。常规超声显示左侧腋下紧邻皮下近椭圆形不均匀非弹性低回声病灶。CDFI显示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后手术证实为皮脂腺囊肿。Hint:关键提示:皮下不均匀低回声且无血流信号,有助于诊断【皮脂腺囊肿】,可也为【表皮样囊肿】或【外毛根鞘囊肿】。
图9-10:患者因右侧颈部搏动性包块就诊。常规超声显示颈膨大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间可见低回声病灶(箭头所示)。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呈高增强,提示富血供病灶。后手术证实为颈动脉体瘤。Hint:CDFI或超声造影提示为富血供病灶,且病灶与迷走神经相连,有助于我们诊断【颈动脉体瘤】。
图11-12:患者因左腹股沟区痛性包块就诊。常规超声显示该病灶呈圆形混合回声,形似不典型的淋巴结。超声造影显示该病灶无明显增强。后手术证实为嵌顿性网膜疝。Hint:圆形混合回声、超声造影无增强,且病灶位置与临床症状有倾向,有助于我们诊断【嵌顿性网膜疝】。
图13-14:患者因左下颌角处硬结就诊。常规超声显示该处存在一与神经孔相连的椭圆形混合回声(低回声为主)病灶。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后手术证实为神经鞘瘤。Hint:与神经相连的混合回声(低回声为主)病灶且硬度高于淋巴结,有助于我们诊断【神经鞘瘤】等【神经源性肿瘤】。
图15-16:患者为胃肠间质瘤分期行超声检查。常规超声显示脾门处可见圆形等回声病灶,回声与脾脏相似且回声均匀。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强化程度与脾脏相当,后经多种影像学确诊为副脾。Hint:当脾门处圆形等回声实性病灶具有典型位置、回声模式及超声造影表现时,有助于我们诊断和鉴别【副脾】。
亲们有没有遇到过其他形似、疑似、类似【淋巴结】的病灶呢?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