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 守护皮肤健康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主题是“关注过敏性疾病,尽早对因治疗”。过敏性疾病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涵盖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多种疾病。其中,皮肤过敏发病率较高。

皮肤过敏常见的症状为瘙痒,包括红斑、风团、丘疹、丘疱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皲裂等多种表现。近年来,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皮肤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显示出独特优势,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减少复发。

1.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类型有哪些?

过敏性皮肤病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如尘螨、花粉、食物、化学物质)的异常反应,导致皮肤炎症和瘙痒。常见类型包括:

1.湿疹(特应性皮炎)—慢性、反复发作,皮肤干燥、红斑、渗出

2.荨麻疹——突发风团、剧烈瘙痒,可能由食物、药物或冷热刺激诱发

3.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过敏原(如金属、化妆品)后红肿、起疹

西医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生物制剂等,然而,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引起皮肤萎缩、色素沉着,且单纯抑制免疫反应无法根治,容易复发。

2.中医对过敏性皮肤病的认识:风、湿、热、虚

中医认为,过敏性皮肤病与“风邪”“湿热”“血虚”相关,病机涉及肺、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例如:

湿疹——急性期多属“湿热蕴肤”,慢性期多为“血虚风燥”;

荨麻疹——常因“风热袭表”或“卫气不固”;

接触性皮炎——多与“毒邪外侵”有关;

中医治疗原则:

1.祛风止痒——如防风、荆芥、白鲜皮;

2.清热利湿——如黄柏、苦参、土茯苓;

3.养血润燥——如当归、生地、丹参(适用于慢性湿疹);

4.调理体质——如健脾(白术、茯苓)、补肺(黄芪);

中医的优势在于调整体质,减少复发,但起效较慢,需长期坚持。

3.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提高疗效

1.急性期(红肿、渗出、剧痒)

西医:短期使用激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

中医:清热利湿方(如龙胆泻肝汤)或外洗(马齿苋、黄柏煎水湿敷)

2.慢性期(干燥、脱屑、反复发作)

西医:非激素药膏+保湿剂(如凡士林)

中医:养血祛风方(如当归饮子)或针灸(选曲池、血海等穴位)

3.荨麻疹

西医:抗组胺药

中医:祛风解表(如消风散)或玉屏风散(增强卫气,减少复发)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荨麻疹的复发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能减少激素用量。

专家提醒,发生过敏后,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时就医,查找病因,明确诊断,对症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4.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过敏性皮肤疾病?

1.避免诱因

远离已知过敏原,如海鲜、花粉、宠物皮屑;

选择温和护肤品,避免含酒精、香精的产品。

2.皮肤保湿

每日涂抹无刺激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的乳液。

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减少肥皂使用。

3.饮食调理

少吃辛辣、海鲜、芒果等易诱发过敏的食物。

多吃山药、莲子等健脾食物或绿豆、薏米等清热食材。

4.情绪与作息

避免焦虑、熬夜,中医认为“肝郁化火”可加重皮肤病。

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可以促进气血流通。

过敏性皮肤病虽难根治,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发作,提升生活质量。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来临之际,呼吁大家关注皮肤健康,早防早治,让皮肤远离过敏困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 守护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