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河北燕郊47岁的酒业网红因心梗不幸去世。在4天前更新的视频中,他还面带微笑,说话中气十足,谁能想到短短几天后,就永远离开了人世。心梗来势汹汹,但并非不可预防,中医在日常预防方面有不少实用方法。
饮食调理,养心为先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日常饮食中,要遵循这一原则,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养心的食物,如红枣,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还有桂圆,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量食用有助于滋养心脏。同时,要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提高心梗发生的风险。像油炸食品、腌制食品以及各种甜腻的糕点,都要尽量少吃。
情绪调节,平和为本
情绪对心脏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医讲“七情致病”,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损伤心脏。保持平和的心态至关重要。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烦心事,比如工作上的压力、家庭中的矛盾等,这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节。当感到愤怒时,不妨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遇到忧愁的事情,多和亲朋好友倾诉,把内心的烦恼释放出来。通过听音乐、散步、练书法等方式,让心情保持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从而保护心脏。
规律作息,顺应自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作息方式。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紧密相连。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长期熬夜,心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像一台一直运转的机器,容易出现故障。所以,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修复和调整,增强心脏的抵抗力。
适度运动,强健心脏
运动是增强心脏功能的有效方式。中医提倡“动则生阳”,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能调节呼吸,使身心得到放松,对心脏健康大有裨益。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心脏损伤。
心梗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从饮食、情绪、作息和运动等方面入手,运用中医的养生理念,就能有效降低心梗的发生风险,让我们的心脏更加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心脏,远离心梗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