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巴金与五四新思潮:最初接纳的思想与转变

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早接受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尤其是他早期的作品。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了他对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自由的看法。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这一思想的影响。例如,家、春、秋等小说就体现了他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批判以及对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 )思想的影响 。

A、革命民主主义

B、俄国民粹派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B

解析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扩展知识

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艺术典型以“立人”,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中,他多次强调“我说我写作如同在生活,又说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说谎。”同时巴金还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较象活人”的性格真实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追求真实,在《随想录》中一遍遍地虔诚而痛苦地忏悔,剖析自己的灵魂,猛烈地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深挖国人灵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参与现代伦理文化的建设。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 30 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巴金与五四新思潮:最初接纳的思想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