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端侧AI芯片爆发:瑞芯微、乐鑫、全志狂奔,为何嘉楠却折戟沉沙?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大模型走出“洞穴”,迈向了端侧AI的广阔天地。

在端侧AI高歌猛进的这几个月里,整个领域已然呈现出燎原之势。乐鑫、瑞芯微、全志等企业乘势而上,交出了令人瞩目的答卷。但嘉楠却在这个时间点,砍掉了AI芯片业务。

瑞芯微:上半年业绩非常抢眼

7月8日,瑞芯微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暴增,引发市场对于端侧AI SoC芯片的进一步关注。

公告显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04,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79,640万元,同比增长约64%;归母净利润52,000万元到54,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3,723 万元到35,723万元,同比增长185%到195%;扣非归母净利润50,500万元到52,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2,815万元到34,815万元,同比增长186%到197%。

瑞芯微的RK3588堪称AIoT经典,几乎是嵌入式工程师人手一颗的芯片。瑞芯微RK系列芯片的发展,是一部在市场夹缝中寻找生机、以生态建设破局的进阶史。RK3588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十年技术积累与生态信任的必然。从RK3288在消费电子市场遇冷后意外扎根商显领域,到RK3399因英特尔施压错失Chromebook机遇却借开发板在开发者社区重生,再到RK3588 以战略级定位、极致配置和高成本投入,通过开发板普及、工程协同与社区生态构建,最终实现2024年出货400万颗、营收13亿元的突破。

最近,瑞芯微继续发力端侧AI。首先,是AI视觉,发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 RV1126B,其搭载四核Cortex-A53 CPU、内置3T算力自研NPU、集成专用AI-ISP硬件;其次,是AI音频,最近其旗下高性能AI音频处理芯片RK2118G正式支持杜比全景声,该产品内置高带宽HiFi 4 DSP和大容量SRAM,采用瑞芯微自研的音频 NPU。

乐鑫:营收收入同样大增

同样在7月8日,另一家SoC厂商乐鑫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表现也引起了关注。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22,000万元到12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29,979万元到32,979 万元,同比增加33%到 36%;归母净利润为25,000万元到2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836万元到11,836万元,同比增加65%到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000万元到2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432万元到10,432万元,同比增加58%到72%。

工程师向EEWorld表示,乐鑫ESP32支持的开发环境多,可以用MicroPython、espidf,上手简单,Wi-Fi/蓝牙都是自带的,例程也丰富,是入门的首选。不过,虽然ESP32生态强大,也有工程师认为其功耗较大,所以如果使用芯片而不是使用模块会更省一点。其中ESP32-S3、ESP32-C3、ESP32-H2、ESP32-C6、ESP32-P4备受欢迎,并且ESP32-S3提及次数最多。

乐鑫更关注无线连接方面的迭代。首先,是Wi-Fi 6E,公司首款支持 Wi-Fi 6E 的无线通信芯片已完成工程样片测试,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量产;其次,是ESP32-C5和ESP32-C61现已全面进入量产,前者为行业首款2.4&5 GHz双频Wi-Fi 6的RISC-V SoC(集成Bluetooth 5 LE和IEEE 802.15.4 Zigbee协议栈),后者为集成2.4 GHz Wi-Fi 6与 Bluetooth 5 (LE) 的高连接、高性价比SoC。此外,最近乐鑫还推出一款专为物联网设备打造、集成AI交互能力的UI开发与管理框架ESP-Brookesia。

全志:发布文档和SDK

全志在端侧AI竞赛中也格外受关注,尤其其去年净利润大增超过1500%的新闻引发了巨大轰动。

全志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2.88亿元,同比增加36.76%;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626.15%;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538.72%。紧接着,其25Q1财报显示,实现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51.36%,环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6.51%,环比增长481.13%;扣非归母净利润5617.8万元,同比增长223.62%。

全志的过去是从依赖单一市场到多元布局的转型史。早期凭借平板处理器芯片崛起,2012~2013年成为全球安卓平板处理器销量冠军,但随着平板市场下滑,公司通过聚焦 “MANS”(多媒体、模拟、网络、服务)路线,布局智能电源管理等产品寻求突破。而后,2019年起优化团队并深化与平头哥等合作,积极拓展物联网领域。目前,全志聚焦AIoT、汽车、视觉等赛道。

全志在最近比较关注在文档上的建设。比如,最近全志发布A527、T527和A733 SoC的数据表、用户手册和Linux SDK,可在Avaota A1、Radxa Cubie A5E、Orange Pi 4A和即将推出的Cubie A7A 等一些SBC中找到,现在可以在Gitlab(https://gitlab.com/tina5.0_aiot/product/docs)上获得,同时没有任何NDA要求。

据CNX报道,全志SoC曾在2012~2015年间成为最受青睐的单板计算机(SBC)处理器之一,凭借丰富功能、低廉成本及sunxi-linux社区的支持广受欢迎。而后,因管理层对开源软件态度冷淡,且持续推出低成本Cortex-A7系列SoC关注度大幅下滑,瑞芯微 RK3566、RK3588逐渐成为非树莓派SBC首选。转折出现在2024年3月,全志在Orange Pi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计划为A527/T527提供主线Linux支持,这一消息在2025年1月Radxa推出的Cubie A5E中得到印证。不过,时间过去近半年,目前该消息暂无进展。文档和SDK的发布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AI芯片的生意,也不好做

不过,虽然端侧AI火了,但也并不是说躺着就能赚钱,还是需要不断创新。比如说,嘉楠科技6月宣布已启动战略重组,将终止非核心的AI芯片业务单元。

据芯板坊分析,嘉楠勘智K210芯片过去在工程师群体中很受欢迎,甚至是“出道即巅峰”。不过,在发布仅一年多后就停止SDK开发,错失乘势迭代的机会;后续K510因性价比低、生态薄弱滞销,K230及K230D 虽性价比有所改善,但因推出滞后、竞争对手增多,始终难现昔日辉煌。2024 年其边缘计算业务收入仅90万美元,却消耗2142万美元运营支出,最终导致该业务被砍。

也有K210早期开发者“现身说法”,表示K210产品不错,K210产品不错,但后面的K510、K230迟迟没有更新。也许最大问题是K510和K230都是Linux的,导致K230作为K210继任者Layout成本激增,学习曲线也很陡峭,其实K230做MCU就很好,也有市场空白,但是要做Linux的话,全志、瑞芯微这些厂商竞争优势更大,有点没搞清楚定位。如果K230是MCU,算力在1~2T,低功耗,直接沿用K210的软件生态,应该会比较成功。

也有工程师反对了把K230做成MCU的看法。他认为,在RTOS上开发NPU基本没什么出路,因为英伟达和几乎所有厂商的工具链都是基于Linux的。哪怕不看NPU,传统CV算子在Linux上有全套完整的生态,在MCU上全是手搓,实在找不到不用Linux的理由。

对于入门来说,Linux学习曲线并不比MCU陡峭,成本也并不比K230高,K230的最终失败其实也说明了兼容MCU其实没什么意义。

总之,从嘉楠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其中既有产品迭代拖沓、生态维护不足的问题,也受市场需求不及预期、RISC-V生态尚不成熟等因素影响。

所以说,端侧AI芯片市场的生意也不好做,一款产品背后要考虑的东西确实有很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端侧AI芯片爆发:瑞芯微、乐鑫、全志狂奔,为何嘉楠却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