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超过600万帕金森患者而言
夏季 犹如一场 严峻考验
研究显示
超过75%的患者在高温下会出现症状波动
震颤加剧、出汗增多、食欲下降
活动困难加剧、甚至药物疗效下降
炎热不仅加速体能消耗
更会扰乱自主神经功能
致使脱水、跌倒风险倍增
帕金森患者怎样才能安然度夏?
以下四方面很关键!
科学锻炼
运动是帕金森病的“天然药物”哦~
运动项目推荐
➡ 水中行走:浮力能够减轻关节负担,水温辅助放松肌肉。
➡ 太极/八段锦:改善平衡功能,研究显示规律练习者跌倒风险降低45%。
➡ 椅上瑜伽:坐姿完成上肢伸展,适合行动不便者。
▲ 点击查看清晰版八段锦动作分解
时段选择
➡ 最佳时段:清晨6:00-8:00 或 傍晚18:00-20:00。
➡ 应避开高温时段:10:00-16:00。
➡ 小提示:选择树荫覆盖的公园或通风走廊,地表温度会比暴晒路面低 5-8℃ 哦~
强度控制
➡ 安全心率 =(170-年龄):
例如:70岁患者运动时的安全心率为(170-70)=100次/分钟,上下浮动10%(即90~110次/分钟)。
➡ 每次锻炼25-40分钟:出现喘息或出汗过多应立即停止。
运动后防护
➡ 补充电解质:可饮用常温淡盐水(每500ml水加1g盐)。
➡ 避免立即吹空调:以防肌肉僵直。
➡ 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饮食与药物
高温会改变身体的代谢节奏,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哦~
营养补给要点
➡ 每日饮水 ≥ 2000ml:可设置手机提醒,每2小时饮水150ml。
➡ 多吃含水量大的蔬果:比如冬瓜和黄瓜,含水量>95%,既补水又补钾。
➡ “3+3”进食模式:食欲不振时,可采用“3+3”进食模式(3主餐+3加餐),如午间补充酸奶拌水果粒。
药物管理关键
➡ 冷藏存储:左旋多巴等药物需25℃以下保存,外出时建议用保温袋+冰袋携带。
➡ 苏打饼干护胃:需餐前1小时服用的药物,若导致恶心不适,可改用苏打饼干垫胃后服药。
➡ 小提示:高蛋白食物(肉奶蛋)应与左旋多巴间隔1.5小时,避免降低药效哦~
便秘应对方案
➡ 晨起空腹饮用300ml温开水
➡ 多顺时针按摩腹部
➡ 这些水果可通便:火龙果(富含膳食纤维)、西梅(含山梨醇)、猕猴桃(促进肠道蠕动)。
日常起居
打造凉爽安全的环境~
温、湿度管理
➡ 空调设定推荐值:建议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1℃,湿度为50%-60% 。
➡ 避免冷风直吹:以防血管痉挛。此外,每日应开窗通风2次(建议在上午8:00-9:00点及晚间19:00-20:00点)。
➡ 每日室内通风2次:建议在上午8:00-9:00点及晚间19:00-20:00点。
皮肤护理要点
➡ 出门防晒:推荐选用紫外线防护系数(UPF)>50的防晒衣,佩戴宽檐帽。此外,某些抗震颤药物(如苯海索)会增加光敏感,患者出门时需更巨加注意。
➡ 皮肤清洁:汗液滞留部位(腋下、腹股沟)应每日用弱酸性沐浴露清洗,预防真菌感染。
情绪调节技巧
➡ 4-7-8呼吸法:烦躁时,可尝试闭眼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5次。
➡ 家属交流技巧: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放慢语速,用 “我们试试…”替代“你应该…” 从而减少患者对抗情绪。
出现以下危险信号
需立即干预!
脱水征兆 ↓
尿色深黄、口干舌燥超过30分钟、站立时头晕加剧。
➡ 应对方法:立即口服补液盐,半卧位休息。
中暑先兆 ↓
体温>37.8℃伴皮肤干热、意识模糊、肌肉抽搐。
➡ 应对方法:转移到阴凉处,用冷水擦拭腋窝/腹股沟,若10分钟后症状仍未缓解,应立即送医。
症状恶化 ↓
① 药物疗效减退,或是不可预测的突然运动不能,震颤、僵直等症状加重。
② 吞咽呛咳频率增加、昼夜节律紊乱(夜间谵妄、日间嗜睡)。
③ 昼夜节律紊乱(夜间谵妄、日间嗜睡)。
➡ 应对方法:需尽快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恶性循环。
高温天虽难
但有招儿就不怕!
小芙姐陪您
每个夏天都稳稳地过~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稿: 吴玉芙
吴玉芙
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神经运动障碍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余年。擅长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及各种神经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焦虑状态、抑郁状态、 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等的诊治。主持或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SCI、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多部。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神内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神内运动障碍专病门诊)
精彩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