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这杯茶可以从小暑喝到三伏天结束,去湿气掉秤,整个人都清爽了

去年梅雨季来得特别早,连续半个月没见着太阳,家里的墙角都洇出了霉斑。我那段时间总觉得浑身发沉,早上起来眼皮肿得像泡过的黄豆,头发刚洗完半天就油乎乎地贴在头皮上,连带着大便都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

和外婆视频时一眼就看出不对:“你这是湿气缠身了,别总靠空调抽湿,得从里头调理。”过了两天,她托老家来的亲戚捎了个布包,打开一看,是炒得焦黄的大米,还有一小罐姜丝和干紫苏叶,都是她自己弄的。

“大米得先淘干净,晾干了在锅里小火炒,千万别糊,炒到发黄发香就行。”外婆在电话里叮嘱,“姜丝要选带土的小黄姜紫苏是门口菜园摘的,晒干了收着,放一年都香。”

我照着她的法子,每天早上抓一把炒米,放几根姜丝和紫苏叶,用刚烧开的水泡上。第一口喝着有点怪,姜的辣、紫苏的辛,混着炒米的焦香,说不上多好喝,但咽下去没多久,肚子里就暖暖的,像揣了个小暖炉。

那阵子下班回家,我总爱坐在阳台泡这茶。看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听着锅里偶尔飘来的饭菜香,手里捧着温热的杯子,不知不觉就喝了大半。有时忘了买姜,就用腌好的姜丝凑数,咸香里带着点辣,倒比新鲜姜更温和些。

大概二十来天,某天早上梳头,发现头发没那么快塌了。周末打扫卫生时,搬着沉重的书架也没觉得喘,低头看马桶,居然能一次冲干净了。有天穿运动鞋,袜子居然没像之前那样半天就湿透,脚底板也干爽了些。

现在那包炒米快见底了,我自己学着在平底锅炒新的。火候掌握不好,偶尔炒糊几粒,闻着倒也有种烟火气。外婆问起时,我说效果挺好,她在那头笑:“这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不比那些贵价补品差。你看地里的庄稼,雨多了要开沟排水,人也一样,得慢慢把湿气导出去。”

三伏天要来了,冬病夏治的机会也来了。我提前炒好了大米,腌上了姜丝。早上泡茶时,看紫苏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开,像极了老家菜园里雨后昂起头的样子,忽然觉得,那些藏在日子里的小智慧,就像这茶的暖意,不张扬,却实实在在地护着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这杯茶可以从小暑喝到三伏天结束,去湿气掉秤,整个人都清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