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农村优秀教师年年被选调进城,如何实现教育均衡?

农村优秀教师年年被选调进城,如何实现教育均衡?
通过考试选调乡镇优秀老师进城,乡镇成了城区学校的“老师培训中心”

城区的选调年年都在进行,几乎每年我们乡镇都有老师通过选调进入城区任教,多的时候两三个,少的时候一两个。这些被选调进城的老师都是镇里骨干老师,年轻,有素质,教学能力比较强。因为选调是通过考试的,每年选调指标三十四个,参加考试的乡镇老师上千人,可见竞争多么激烈,可见多少老师想通过选调进入城区。

能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辈,素质是比较高的。考试之后,还有面试,面试内容是说课,能在说课中取得高分的,说明教学能力不错。所以选调进城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胜出的基本都是佼佼者。

乡镇培养一个这样的优秀老师不容易,从懵懂无知的毕业生,经过几年的磨炼,好不容易成长成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很多乡镇校长对比也很无奈,戏称农村学校是城区学校的“教师培训中心”。

教育要均衡发展,必须促进城乡之间老师交流,除了选调农村老师进城,也应该鼓励城区优秀老师到农村支教。

现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农村优秀老师源源不断流向城区,农村师资力量本来就比较薄弱,再把一些骨干调走了,教育怎么均衡发展?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农村学校又不能强行留住这些优秀老师,毕竟很多人为选调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

怎么来解决农村老师薄弱的问题呢?以前其实也有过类似的探索,城区老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必须有两年以上的农村支教经历,让一些城区优秀老师到农村支教,促进城乡之间老师的交流,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结语:城区从农村学校选调优秀老师,让一些优秀老师有了上升的渠道,对农村老师也是好事,但对农村教育并不是一件好事。优秀老师不断流失,造成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大。解决之道是实现城乡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城区优秀老师到农村进行支教,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缩短距离的方法是提高农村的教育资源,让许多优秀的老师进入农村教书,农村的教学成绩就会变好。
放心,选调也不是那么公平公正的,所以不要用什么“优秀的都走了”这样的话来伤害留下的老师!走了的再优秀也不会再为你付出,何况留下的也并不是不优秀……好多人以为,文凭高就是好老师,那为什么要有专门的师范类院校?
那么就应该把一些实习教师放到农村去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均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农村优秀教师年年被选调进城,如何实现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