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将12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大家对此是否了解?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核心内容与定点医疗机构
上海于2024年6月1日起,将12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涵盖取卵术、胚胎移植等关键环节,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均适用。项目分类与支付规则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经卫生健康部门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各定点医疗机构,上海目前共有18家具备资质的辅助生殖机构,请通过上海医保局官网确认项目细节及机构名单。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适用人群
(一)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孕不育人群
1.女性因素
配子运输障碍:双侧输卵管阻塞、切除或严重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重度异位症导致盆腔粘连或排卵障碍。
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持续无排卵,促排卵治疗失败。
2.男性因素
精子异常:少弱精症。
生精功能障碍:不可逆的梗阻性无精子症等。
3.其他病因
不明原因不孕:经1年以上规范治疗未孕,且排除其他因素。
免疫性不育: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精卵结合障碍。
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相关遗传病、染色体病等。
(二)年龄要求
原则上,女性50周岁以下,男性55周岁以下。
(三)排除以下禁忌证
1.任何一方患严重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急性感染、性传播疾病。
2.患有《母婴保健法》规定的不宜生育、目前无法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遗传性疾病。
3.任何一方具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
4.任何一方接触致畸量的射线、毒物、药品并处于作用期。
5.女方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
辅助生殖安全性
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经历半个世纪的研究,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已非常成熟。我国及本市都出台了系列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规范性文件,提高辅助生殖技术质量,降低出生缺陷风险,如年龄限制、推行单胚胎移植等降低风险的核心策略。
辅助生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系统性的生育支持过程,应前往具备资质的生殖中心就诊,及早评估手术条件及相关风险。一般来说,35岁以下人群的成功率更高,随年龄增长,出生缺陷风险及女性妊娠风险会增加。
为让全社会更多了解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知识,上海市卫生健康公益咨询服务中心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张爱军教授、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朱丽均主任医师,于7月10日下午通过在线访谈及电话咨询方式,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
王辰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教授
朱丽均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
主任医师
时间:7月10日 13:3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