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有疼痛,为什么不能自行吃止疼药?
就诊时,医生经常会问患者“哪里疼”“有多疼”“怎么个疼法”,其实疼痛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如果自行镇痛,可能掩盖真实伤情或病情,既有可能因疼痛减轻而忽视伤情的严重性,还有可能漏掉不明显的、潜在的损伤,从而干扰医生的准确判断。
其次,疼痛既是身体感受,也是心理感觉,可能因心理原因被夸大或忽视,“看着都疼”不一定是真正的疼,“还能忍”也不代表没有大问题。不同损伤或疾病、不同程度的疼痛都可能需要选择不同镇痛药物,如果药物选择不当,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再次,镇痛药物大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选择不当会引发其他医疗问题。因此,出现疼痛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诊疗。
Q
镇痛药物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解痉镇痛药、抗焦虑类镇痛药物等。不同药物可能引起不同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阿片类镇痛药物还有成瘾性。因此,必须谨慎选择镇痛药物并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千万不能饮鸩止渴。
“轻松学医学,快乐涨知识”轻科普
征集活动入围作品选登
封面 | 宣传中心 张轩烨
文字 | 康复医学科 杨延砚(主任医师)
编辑 | 宣传中心 陈笑悦、张轩烨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