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年轻女子飞行11小时后心脏骤停,长途飞机上当心“小血栓”

乘坐长途飞机时,最好是每一两个小时都起身活动,或者伸伸腿。

文 | 黄祺 李思寻

近日,一名30岁女性旅客在结束11小时跨国航班后,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突发心脏骤停,经紧急送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下称“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据悉,女子从国外乘坐11个小时航班回国,下机后约10分钟便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随即陷入意识丧失。

女子被送往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救治,到达医院后出现室颤、心跳骤停,虽经插管、除颤等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生命。

“由于发病过于急骤,我们未能及时完成肺动脉CTA检查,但患者的临床症状高度指向肺动脉栓塞。”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重症医学科彭晓红主任说道。

暑期旅游旺季的来临,不少家庭开始策划带着孩子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比如欧洲、非洲。

飞机机舱内空间狭窄,乘坐长途飞机时,很多人嫌麻烦不喜欢起身活动,不少人一屁股坐下不挪窝。但长时间的静坐不动,实际上暗藏风险。

肺动脉栓塞,可以直接导致死亡

这次新闻事件中的女子,死亡原因目前推测是肺动脉栓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张毅主任说,从新闻描述的症状表现看,肺动脉栓塞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静脉系统中可能出现血栓,这些血栓可能附着在静脉血管壁上,当人从静止不动的状态起身活动后,血栓就会随着血液流动来到其他地方。

如果静脉血栓通过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就可能被心脏收缩活动泵入到肺动脉系统。

这块血栓碰巧又比较大,堵住肺动脉的主支或大分支,那么就形成了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可以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跳,这种情况救治非常困难。

张毅医生说,久坐十多个小时候突然心脏骤停,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心肌梗死。但是心肌梗死一般会出现剧烈的胸痛症状,而这位女士看起来没有这些症状。

还有一种情况是单纯的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心脏跳得特别慢,或者特别快,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坐长途飞机导致的不适甚至严重疾病,也被大家统称为“经济舱综合征”,静脉血栓引起的肺动脉栓塞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静脉血栓形成时,自己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有什么先兆,所以医生提醒,如果实在担心自己久坐忘记站起来,可以佩戴一些健康监测设备,比如运动手环、健康手表,这些设备一般都有提醒你起身活动的功能。

每小时伸伸腿,起身动一动

张毅医生打了个比方,人体内的静脉血管就像细小的河流,如果人静止不动,水流流速变慢,淤泥逐渐堆积。根据相关研究,绝大多数情况下,微小的血栓会自行溶解,但如果连续几小时、十多个小时不动,“淤泥”中就难免有难以溶解的血栓存在。

因此在乘坐长途飞机时,最好是每一两个小时都起身活动,或者伸伸腿,避免血栓的形成。“人的下肢受到重力作用,因此下肢静脉更容易形成血栓。”

张毅医生说,在大型医院的急诊科,肺动脉栓塞病人并不少见,很多是做完手术后长期卧床的病人,或者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一些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他们是静脉血栓高发的人群,也是肺动脉栓塞的危险人群。

如果患者本身有高凝血症状,或者在服用特殊药物,但又需要乘坐长途飞机怎么办呢?

张毅医生说,如果不得不长时间久坐,比如乘坐长途飞机,特殊人群可以在乘机前找专业医生评估,看看是否需要服用一些小剂量的抗凝药物,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来源:羊城晚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年轻女子飞行11小时后心脏骤停,长途飞机上当心“小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