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湿毒很重的1个月,这个“正气水果”抓紧吃!不寒凉不上火、不易生湿

三伏天一到,不少叔叔阿姨又开始觉得浑身黏糊糊的,吃饭没胃口,睡觉不踏实,连走路都像脚上绑了沙袋。这时候啊,您可得留神了——湿毒这玩意儿,最会挑这时候钻空子!

不过别急,二丫今天给您推荐个“正气果”——黄皮果。这果子啊,性子温和,不寒不燥,既能化解湿气,又不会伤脾胃,简直就是为湿毒重的季节量身定制的!

一、黄皮果为啥是“湿毒克星”?

天生自带“祛湿力”

黄皮果在中医眼里是个宝,《岭南采药录》里就夸它“醒脾行气,消痰化湿”。它不像西瓜、梨子那样寒凉,也不像荔枝、龙眼容易上火,而是稳稳当当地帮身体把湿气“赶”出去。湿气一除,浑身发沉、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这些烦人事儿自然就少了。

脾胃的“贴心小棉袄”

中医讲“脾主运化”,脾虚了,湿气就赖着不走。

黄皮果的酸甘味能刺激唾液分泌,唤醒懒洋洋的脾胃。现代研究也发现,它含有的有机酸和挥发油能促进消化,饭后来几颗,腹胀积食悄悄就溜了。

顺气又解郁,闷气一扫光

夏天容易心烦气躁?黄皮果还能疏肝理气!它的果皮尤其擅长化解胸闷、嗳气。老一辈人常说“黄皮挂灶台,家里无病灾”,说的就是它行气解郁的本事。

二、黄皮果的“花样吃法”,养生不重样

别看黄皮果个头小,吃法可多着呢!二丫给您挑了几种简单又有效的,照着做,保准湿毒躲着走——

1. 鲜果直接吃:懒人必备法

选果皮金黄、捏起来稍软的果子,用盐水泡10分钟,冲洗干净。

连皮带肉一起嚼,果皮的微苦能降火,果肉的酸甜生津,吃完喉咙特别清爽。

小提醒:籽有点苦,怕苦的叔叔阿姨可以吐掉,但籽其实也能化痰,偶尔嚼两颗也无妨。

2. 黄皮蜜饯:润肺又解馋

一斤黄皮果去籽,加两勺盐拌匀腌1小时,冲掉涩味。

锅里放300克冰糖、半碗水,小火熬到糖化,倒入黄皮果翻匀,熬到果皮变透明。

晾凉后装罐,放冰箱能存半个月。嗓子干痒时含一颗,比咳嗽药水还管用!

3. 黄皮老盐茶:三伏天救命水

5颗黄皮果捣烂,加一小撮老盐(没有就用海盐)、300毫升温水冲开。

闷暑天出汗多,喝这个能快速补电解质,防中暑,还能解腻消食。

4. 黄皮炖瘦肉:虚寒体质首选

瘦肉焯水后,加10颗去籽黄皮果、3片姜、5颗红枣,炖1小时。

这道汤特别适合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的阿姨,温补不燥,还能改善气虚乏力。

三、吃黄皮果的“三大纪律”

空腹别贪嘴:酸味刺激胃,饭后1小时吃最稳妥。

血糖高的注意量:蜜饯含糖高,一天别超10颗,鲜果可以适当多吃点。

过敏体质先试一口:极少数人对黄皮果过敏,第一次吃先尝半颗,观察有无发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湿毒很重的1个月,这个“正气水果”抓紧吃!不寒凉不上火、不易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