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糖尿病足联合门诊,见到了80岁,患糖尿病30多年的老人,精神矍铄、衣着整洁、行动敏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老人眼睛明亮,既没有远视,也没有近视,牙齿没掉一颗,听力完好,皮肤光滑,头发仍是黝黑,不需要子女照顾,还能自己照顾老伴。
这正是我们治疗糖尿病追求的最佳状态,我们为大家访谈了老人的养生方法,分享给大家。
01
良好的心态
面对疾病,仍能健康生活,最重要的是什么?老人对此的回答是心态。
不能害怕和担忧疾病,对糖尿病既要重视又要藐视,因为糖尿病病人自我照护的关键点在于情绪稳定。
80岁的老人不仅能够独立照顾自己,还能应对老伴3次大病住院后的生活料理。
可见,拥有积极的心态才有动力全面掌控自己的生活,才有自律的力量源泉。
02
坚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
老人谈到自己40多岁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开始关注糖尿病,并不断地阅读糖尿病相关的书籍,后来在手机微信上学习各种健康知识。
在就诊的过程中,老人不仅能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还能清晰地一口报出自己最近一次在社区体检的结果,比如:
肌酐4.1µ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5mmol/L;
平日如何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定期随访有哪些项目等。
通过学习,老人真正实现全面掌控自己的健康指标。
03
自律的生活方式
老人在生活上高度自律,精确定量进食,及时测量血糖,辅以运动微调原则,形成了自己的进食、测量、运动的调节模式。
每日早饭,老人吃60克热干面、一个鸡蛋、50克瘦肉、一点儿小菜。
饿了就吃一点儿黑芝麻酱,15:00喝一杯牛奶;
午餐和晚餐以小菜、瘦肉为主,基本不吃肥肉。
每天餐后休息半小时后出门散步,如果遇到下雨天,她就会在家里放交谊舞的音乐,跟着节奏走圈。
老人会按时测量血糖,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运动量。多测量可以让她及时调整,比如早上8:00测量血糖偏高,她就马上拖地,以增加运动来消耗能量、降低血糖;
如果血糖偏低,就吃饼干来将血糖维持在8.0mmol/L左右,基本不超过9.0mmol/L。
04
定期随访
老人会定期到医院随访。这次来门诊,也是为了主动筛查糖尿病足的问题,我们的检查结果是健康。
在预防糖尿病足方面,老人每日用温度计准确测量,用不超过39℃的温水泡脚,检查自己的足部,坚持晚上穿棉袜子睡觉来保温。
老人用自己的实践经验诠释了对生活的热爱,流露了她应对疾病的睿智和坦然,值得糖尿病病友学习。
作者:耿琳华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二区副主任护师
邓欣烨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