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夏明翰,凭借一首振奋人心的《就义诗》,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直到今天,很多人仍能背诵起他慷慨激昂的诗句,铭记他为革命事业献出的宝贵生命。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夏明翰英勇牺牲的第二天,也就是1928年3月21日,他的弟弟夏明震,也在革命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
从知名度上看,夏明震的名字可能没有哥哥那么响亮,但他在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却丝毫不逊色于夏明翰。事实上,无论是从资历还是所担任的职务来看,夏明震都堪称我党我军早期的关键人物之一,甚至可以说,他对湖南革命的蓬勃发展,功不可没。夏明震曾担任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和第十师党代表,这一职位的级别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要知道,当时连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也只是担任师级干部。夏明震还曾担任湖南郴县县委书记,而他的继任者,正是陈毅。
事实上,早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期,年仅12岁的夏明震就跟随着学生队伍走上街头,参与了反抗帝国主义的游行。尽管因为年龄尚小,他只能作为哥哥夏明翰的跟班,但从那时起,他便立下了投身革命的决心。夏明震与哥哥的关系极为深厚,哥哥的选择也深深影响了他。当夏明翰决定离家出走,投身革命之时,夏明震毫不犹豫地给予了支持。他临别时对哥哥说:“你先走,我一定会追随你的步伐。”这句话也成为了他终生的誓言。
到了1922年,夏明震考入了湖南三师,并迅速成为学生联合会的骨干成员。作为学生代表,他亲自赴省城,参与了与反动派的斗争。在这段革命历程中,夏明震凭借那股不畏强敌的韧劲和决心,受到了当时在湖南举办讲习所的主席的关注,并被邀请成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更多的革命理论知识,还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学成后,夏明震被派往湖南衡阳,担任了衡阳县委委员和农协会长等职务。在他到达衡阳之前,衡阳地区的革命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对革命并不热衷,但夏明震并未因困难而退缩,反而积极开创局面。他一方面大力开展革命宣传,另一方面也积极进行扫盲教育和农民解放运动。在他的带领下,衡阳地区的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农民运动讲习所纷纷建立,仅衡阳县一个县,参加农协会的群众就达到了60万人!
1928年正月十二,湖南起义在夏明震的领导下爆发。这次起义不仅为朱德等革命将领攻占郴州县城提供了重要支援,也为红军的进一步壮大和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胜利占领郴州后,夏明震主持了土地的重新分配工作,这一举措正是“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运动的起点。
然而,就在夏明震带领革命队伍奋勇前行之际,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行动也如影随形。蒋介石调动七个师的兵力入侵湖南,并不惜采取坚壁清野的极端手段,首当其冲的便是郴州县。面对眼看就要被摧毁的根据地,夏明震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决定公开露面,召开群众大会以稳定民心。不幸的是,反动派早已通过特务将消息探听得一清二楚。在大会刚刚开始不久,反动势力便迅速包围了会场,结果,夏明震和一百多名革命党员壮烈牺牲。彼时的夏明震,仅仅21岁。

而就在夏明震牺牲的前一天,1928年3月20日,他的哥哥夏明翰也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兄弟俩的接连牺牲,使人感到无比悲痛与遗憾,正是他们的血与泪,铸就了中国革命的一段传奇。

此外,夏明震的妻子曾志,也在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曾志与夏明震同是衡阳人,年纪比夏明震小四岁,早年便投身革命,并与夏明震在革命斗争中相识,最终于1927年结为夫妻。夏明震牺牲后,曾志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并先后嫁给了蔡协民和陶铸,担任过中央妇委秘书长、广州市委副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女性干部之一。1998年6月21日,曾志因病去世,享年79岁,而她的离世恰逢夏明震牺牲的整整70年后。

这段历史,承载着太多的牺牲与血泪,也见证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念与崇高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