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正不断重塑大健康产业格局。7月12日,“新医科的创新实践: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峰论坛暨暑期学校在汕头大学开幕。本次活动是广东省教育厅2025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项目。活动汇聚多领域专家学者,为汕头大健康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搭建起交流平台。
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务处林常敏教授指出,作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汕大医学院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医学的结合,发展新医科的创新实践。基础医学系王革非教授介绍,活动汇聚多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成员包括全国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各成员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以及汕头大学,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汕头大健康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搭建起交流平台。
活动期间,包括来自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总医院、广州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汕头大学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专题报告,让参与者近距离触摸AI赋能医疗的前沿脉动。
汕头市科技局三级调研员林立新表示,汕头正积极依托本地高校院所资源,大力推进“AI+医疗”前沿探索与产业转化。本次活动正是新医科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将有力促进医工结合、推动科研与产业精准对接,让广大学子成长为既懂AI又精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汕头市大健康产业协会会长、广东泰恩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汉杰表示,汕头的大健康产业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多元领域,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入,为产业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他表示,协会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大健康产业全链条。
在专家访谈环节,参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讨。除了理论学习,暑期学校的实操课程,让学员们有了亲身体验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机会。
本次活动由汕头大学医学院主办,汕头市大健康产业协会、汕头市医学会、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汕头分中心、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汕头市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协会协办。
主办方表示,将以此活动为契机,为广大学员带来AI与医学融合的前沿知识与实践体验,助力汕头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南方+记者 张晓宜
【作者】 张晓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