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待价而沽的意思

待价而沽的意思

待价而沽的意思

待价而沽(拼音:dài jià 'ér g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论语·子罕》。原作“待贾而沽”。

“待价而沽”原义是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待价:指等待高价。沽:卖,出售),旧时比喻等待时机出来做官,后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条件才肯答应任职或做事。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一般含贬义。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后人将这段话概括为“待价而沽”这个成语。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问家。那时,诸侯国统一的首领周王朝已衰落,各个国家自行其是,互相之间经常打仗,传统的礼仪道德遭到破坏。

孔子一心想建立一个统一安定、秩序井然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到处奔走,向各个诸侯游说,希望能得到重用,一展他的政治抱负。可是,诸候们一心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建立霸权,没有人对他的主张感兴趣。

一次,他来到齐国,向齐景公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没想到却遭到齐国的宰相晏婴的激烈反对。甚至有人扬言要暗杀他,害得他饭都来不及吃、拎着刚淘的米仓促逃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待价而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