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鸭子听雷的民俗由来

鸭子听雷的民俗由来

这台湾农村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台湾的稻米收成是从南部慢慢收成到北部,那时会有专门饲养的养鸭人将鸭子赶到刚收成后的田地吃剩下的稻米谷粒,由台湾南部慢慢吃到北部, 当鸭群抵达桃竹地区时差不多是春雷响起时节, 当整群的鸭子被雷吓着时会抬头静止不动一下下, 这种景象便是鸭子听雷的由来和早年的。 后来因为谐音引申为听不懂的意思。是一句闽南俗语。
“轰隆”一声巨响,田间觅食的鸭子便停了下来,抬起头,脖子斜向天空,抻得老长,脑瓜扭斜,偏向一侧,聆听着。“轰隆”西边接着又一声回响,鸭子脑瓜又扭向另一侧,东边一声,西边一响,使得鸭子脑瓜左右摇晃,惊雷过后便恢复了平静,鸭子又悠然自得地觅食了。下一次惊雷,鸭子还是一脸茫然,听不懂,搞不清楚方向。其实,鸭子并没有耳廓,为了辨别远处声音的来源,便侧着脑瓜聆听,本性使然。客家俗语“鸭听雷”就是指听不懂,并显现一脸茫然的表情。
释义:听了也不动(懂)。
听不懂,并显现一脸茫然的表情。(客家地区)
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鸭子听雷的民俗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