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甄轻松:减肥成功的人靠得是靠超强意志力吗?

《自然》期刊曾指出,现代食品工业早已精确拿捏我们的神经奖赏系统,那些高糖高脂的“美味”炸弹,是刻意被设计成让人难以抗拒的。我们每日平均要做200多个食物决定,每一次都要仰赖意志力对抗诱惑,这无异于让血肉之躯在糖果雨中赤身行走。

减肥之路,我们常误以为单凭意志力便能凿穿顽石。实则,意志力只是其中一种工具,而环境、方法、身体内在规律——特别是肠道菌群这一隐秘世界,共同构成了那条通往成功的更宽阔路径。

甄轻松

一、肠道菌群:你体内的“隐形居民”正在替你点菜

科学家发现,人体肠道内驻扎着超过1000种、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它们构成的生态系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主见”。这些微生物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和代谢物,直接影响大脑对食物的渴望。例如:

拟杆菌门细菌偏好膳食纤维,它们会促进宿主产生饱腹感信号;

厚壁菌门中的某些菌种则“嗜糖如命”,它们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你对甜食欲罢不能。

研究显示,肥胖者肠道中厚壁菌/拟杆菌的比例显著高于瘦人。这些微生物如同精明的“化学信使”,悄悄操纵着你的食欲开关。

二、菌群失衡:为何你总对垃圾食品“念念不忘”?

长期高脂高糖饮食会引发肠道菌群结构剧变——破坏菌群多样性,形成“致胖型微生物环境”。这种失衡会导致:

能量榨取效率提升:某些菌能更高效分解食物,提取更多热量;

肠屏障受损: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更易堆积;

食欲调控失常: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产量下降,影响GLP-1等激素分泌,饱腹感减弱。

加州大学实验曾将肥胖者的肠道菌群移植给无菌小鼠,结果小鼠体重显著增加——即使饮食未变!这证明菌群本身即具有“致胖传染性”。

甄轻松

三、菌群移植:减肥界的“魔幻现实”疗法?

粪便微生物移植(FMT)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意外走入减肥领域。2019年《自然·医学》报道:接受瘦捐赠者菌群的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提升,代谢速率加快。但该疗法仍存争议:

个体适配性未知:不同人肠道环境差异巨大,移植效果不稳定;

长期安全性存疑:可能引入未知病原体或引发免疫反应。

目前更可行的方案是通过饮食干预定向调控菌群,如增加膳食纤维、发酵食品,减少人工甜味剂(会抑制阿克曼菌等有益菌)。

四、打造“益菌共生”环境:比意志力更可持续的策略

减肥成功者往往深谙此道——他们不是对抗食欲,而是重建体内微生物生态:

多吃“菌粮”: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燕麦、豆类、蔬果)或一袋大树菌,滋养产丁酸的肠道有益菌;

补充活性菌:酸奶、泡菜等,但注意选择低糖产品;

慎用抗生素:非必要不使用,避免对菌群“无差别轰炸”;

拥抱多样性:每周摄入超20种植物性食物,促进菌群多元化。

斯坦福研究证实,高纤维饮食组在未刻意节食情况下,8周内平均减重1.5公斤,代谢指标同步改善。

甄轻松

五、意志力的真相:与微生物和解,而非对抗

当身体因菌群失衡而疯狂渴求垃圾食品时,仅靠意志力如同螳臂当车。真正的破局点是:

识别生理信号:突然暴食甜食?可能是菌群失调的警报;

优化饮食结构:用慢碳水和优质蛋白满足“好菌”需求;

借力专业工具:肠道有益菌的养护(如大树菌)可作为辅助。

减肥的终极智慧,是认清身体乃“超级共生体”——当你不再视食欲为敌,转而与40万亿微生物盟友协商共治,那条曾被意志力荆棘铺满的路,终将蜕变为通往健康的光明坦途。

真正的自律,从学会与体内的亿万生命对话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甄轻松:减肥成功的人靠得是靠超强意志力吗?